《布列松在中國:1948–1949/1958(Henri Cartier-Bresson: China 1948-1949, 1958)》一書作為亞洲近代歷史發展脈絡的客觀紀錄,並完整串連與之相關的保存文件:包含法國著名攝影師亨利.卡蒂埃-布列松所書寫的標題與文字、聯絡資料和大量信件,以及過去分別發表於美國和歐洲雜誌上的珍貴圖像。

1948年末,平津會戰展開,面對人民解放軍的步步進逼,國民黨政府陷入困境。此時布列松收到《生活(Life)》雜誌委託,前往中國拍攝以〈北平最後的日子〉為主題的報導。原先僅預計在北平停留兩週,最終於中國停留了十個月。

《生活》雜誌過去曾刊載過多次與戰爭相關的報導,然而布列松提供的影像,多著重在市井小民間的生活樣貌與劇變之下的人民百態。最終於1949年1月份刊出了〈北平最後的一眼〉專題報導,此篇報導的影像隨即獲得廣大的迴響。

北平之後,布列松轉往上海,當時解放軍尚未逼近,未有明顯肅殺氣息,城市氣氛明顯有別於北平。但隨著金融與經濟的不穩定,造就嚴重通貨膨脹,導致了著名的「金圓券風暴」。布列松在外灘街頭見證了事件的發生,同時更記錄下一張人群推擠之下,人們茫然憂愁的真實景象,成為其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長達十個月的旅程中,大街上毛澤東的肖像取代了蔣介石,從一個中國到另一個中國。他親身經歷了中國歷史的劇烈轉折——國民黨垮台的重大瞬間、新政權的交替、百姓和軍閥的生活。在1949年10月1日共產黨宣布新中國成立的前幾日,布列松離開了中國。

1958年,布列松在「大躍進」發起之時重返中國,以「今日中國」為主題,探索中國十年來的變化。然而此次的旅程僅能在中國官方人員的全程陪同下,依照訂定好的行程參觀新政權下的壯觀建設,水壩修建、鐵路規劃與學校設立。布列松卻仍可以在宏偉建設之間,瞥見農村與勞工的生活境遇。而這一系列影像亦是西方最早探索中國十年來變化的攝影師之一。

《布列松在中國:1948–1949/1958》當中多數照片為布列松生涯最具標誌性的作品,而他對於被攝民眾所懷有的共感,和身為見證者的責任,皆是構成畫面的不可或缺要素。這些影像更扮演著彼時西方理解中國政治事件的關鍵橋樑。

法國著名攝影大師亨利.卡蒂埃-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1908-2004),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攝影家之一」及「現代新聞攝影之父」。年少時學習文學與繪畫,直到1930年開始接觸攝影,開啟往後的報導攝影之路。1947年,與Robert Capa等攝影師成立馬格蘭攝影通訊社,廣泛遊歷各地並從事大量拍攝活動。布列松因為報導中國的照片獲得廣大的讚譽,於國際間聲名大噪。更於1952年提出了影響無數後繼攝影師之「決定性瞬間」理論。

Related it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