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想像:承載時間的介質,窮盡一切的透明存在

© 杉本博司
© 杉本博司

水承載著時間透明的痕跡。現在大氣中的水,從幾億年前就在空中、地底、海裡,不斷循環至今。站在水與陸的交界,望向無邊無際,深不見底的水體,不論在時間或空間的軸線裡,都令人感到不可置信地渺小。

水帶來生命,也能輕易地帶走它;有時深不可測,有時清澈見底,捉摸不定。事物在水這個介質中運行,依循屬於那裡的定理。陸上的我們對它好奇,也許更容易投射感性的想像。

本次專欄挑選的五本書,攝影創作者以水作題材,紀錄流動的、靜止的、暴力的、寬容的、虛空的,水的姿態。

 

▼ 書本訊息置於文末


 

永恆的空無:杉本博司《Seascapes》

© 杉本博司
© 杉本博司

水與空氣,這兩個原始物質培育了世間萬物。回顧歷史,我們發現人們新生老逝、草樹繁盛凋零,地景隨著自然與文明演進而變化;然而恆古不變的海景卻像是蘊藏千古記憶一般凝視著世界。

© 杉本博司
© 杉本博司

三十多年來,日本攝影師杉本博司走遍世界各地,以時間為主題,水與空氣為拍攝對象,極度簡單卻寓意深奧地對時間與記憶做出了最具體的表現。在這一系列影像裡面,沒有文明、沒有地域,只有天空、海洋與遠方的地平線。透過空無的意象淬煉出最為單純的世界,喚起了人類共有的永恆記憶。

© 杉本博司
© 杉本博司
© 杉本博司
© 杉本博司

1970 年代起,杉本博司藉由超現實與形式主義的方法,探索著時間、經驗主義與形而上學的思想。他自稱為「習慣性的自我對話者」,以相機作為橋樑,連接著各式抽象疑問與現代人日常生活之間的元素。

 


 

拜訪虛與實的交界:張文心《瀑布招待所》

© 張文心
© 張文心

循著幽微的線索,中國攝影師張文心藉由《瀑布招待所》開啟一段穿行於現實與幻象之間的旅程。過去的記憶與經驗貫穿在不明的當下,罅隙中的「巨獸」在圖像之外漸漸顯形。

© 張文心
© 張文心
© 張文心
© 張文心

從直接攝影,到參入虛構元素的照片,再到幾乎完全使照片成為素材的三維建模與動畫,彷彿沿著一條隱藏路徑在繁雜的圖像叢林中進行抓取,提煉之後生成的一個新作品。如同書名中的「瀑布」,這些圖像自然地流溢傾斜,形成敘事,形成一道道斷崖和淺灘。

© 張文心
© 張文心
© 張文心
© 張文心

水能是從天而降的水瀑,氣勢磅礴、如雷貫耳,同時也能作一池清潭,沁涼又平靜。它能解凍成冰,或凝華成霜,正如張文心活用攝影與後製多變地編寫一幅幅現實與異境兩棲的影像。

 


 

注視每個獨一無二的水:Roni Horn《Another Water》

© Roni Horn
© Roni Horn

美國藝術家 Roni Horn,耗時一年拍攝,以大量地、註腳式地攝影重新檢視英國泰唔士河的狀態。水,一向是 Roni Horn 在創作中的主要元素。作為人類生存不得不依恃的存在體,同時也是她鍾愛的冰島所象徵的地理和文化圖像。在探索自然的三十年資歷裡,雖從未刻意將水作為創作主題,卻一再地深入有關於水的一切,每一次的碰觸都是嶄新的。《Another Water》是一則對水的頌詩,同時也試圖定義和想像水和人類的關係。

© Roni Horn
© Roni Horn

對她而言,泰唔士河是充滿情緒的河流,而她試圖將其表情捕捉下來;分秒都在變化、流動極為快速的泰唔士河,僅僅是凝視著它便能感知其危險。在內頁中,更參雜著當地警方的自殺報告,以及人對水的抽象投射中延伸故事的時間性,為整個過程留下註腳。《Another Water》是 Horn 為泰唔士河所拍攝的肖像,雖以靜態捕捉動態,難以分辨其異同,但正因細微之處所造成的異,讓這樣的複雜性更為動人。

© Roni Horn
© Roni Horn
© Roni Horn
© Roni Horn

 


 

過渡水與陸:楢橋朝子《Ever After》

©  楢橋朝子
© 楢橋朝子

日本攝影師楢橋朝子以水的浮動邊緣,將觀者的視線由地面的安定狀態,引向海洋與陸地的交接處;顛倒的視野與同著懸浮般的漂流。攝影集《Ever After》收錄了2002年至2011年期間,攝於日本、杜拜、阿姆斯特丹、巴黎郊區、聖莫尼卡、台北等地,以水面為分界線的遠方城市建築或自然風光。有時,水彷彿轉變為其本質以外的事物,越過畫面中的山脈及建築物,觸及意識和無意識的邊界──在水濱,我們同時感到平靜和焦慮。

© 楢橋朝子
© 楢橋朝子

英國攝影師 Martin Parr 曾在2007年楢橋朝子所推出《Half Awake and Half Asleep in the Water》的序言中,描述了「水」和「土地」如何作為風景攝影史上的基本要素;「然而我從未看過這兩種組成以如此吸引人的姿態展現一起。」對於楢橋影像的虛實渾沌,他如是說道。「當浪花蓋過鏡頭,海水成為了極致的前景,天空、陸地、海面上各種事物的關係忽然間也截然不同。」

© 楢橋朝子
© 楢橋朝子
© 楢橋朝子
© 楢橋朝子

 


 

地面上的銀河:Lucas Leffler《Zilverbeek》

© Lucas Leffler
© Lucas Leffler

1927年,比利時最大的底片製造廠愛克發(AGFA)裡的一位工匠突然意識到每天有多大的財富流進附近的小河川裡──由於底片的感光物質為鹵化銀,工廠排放的廢水裡其實仍含有銀元素。他因此決定開展一樣計畫,而這項計畫能讓他往後的33年不愁吃穿。

© Lucas Leffler
© Lucas Leffler

這名男子研發了一套系統,開採溪裡的泥濘,將其載至附近的冶金工業廠,將銀還原出來。有檔案資料顯示,他在一年內能還原出半噸重的銀,收入遠遠高於他在底片廠的薪水。他於1948年在小溪流域蓋了第一座還原池,10年後蓋了第二座,直到溪裡已經沒有剩下任何一絲銀元素他才收手。

© Lucas Leffler
© Lucas Leffler

《Zilverbeek》作者 Lucas Leffler 深受這則故事吸引,跟隨這位工匠的腳步到銀溪流域考據和淘銀,挨家挨戶拜訪當地居民詢問有沒有人知曉這則傳奇故事。Leffler 調查得知這條河原始流域已經都被陸地取代了,僅剩下10公尺還存在附近的池塘邊緣。於是他前去拍攝紀錄,使用現地泥濘混感光劑成像,再現那些年當地人所暱稱的「銀溪」(Zilverbeek)。

© Lucas Leffler
© Lucas Leffl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