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影像碎片,攝影揭示無法分門別類的世界

© Kristina Jurotschki
© Kristina Jurotschki

攝影與現實的關係是什麼?這是許多當代攝影師著迷的問題。當他們拍出的照片不再依靠明確的指涉、構圖或氛圍,而是採用更前衛的手段,讓被攝體變得模糊與發散,眼前影像與現實間的嶄新聯繫便活生生地被揭露出來,一如日本當代媒體研究者 Franz Prichard 所寫,「⋯⋯在這看似隨機的排列中,我們感受到一個整體的不完美性,同時意識到世界仍然有某個部分依然保持著無法被分門別類的狀態。」

本次專欄所選的 5 本書,皆以攝影書獨有的形式,對攝影師所關注的現實進行淬煉、匯聚或重建:傳奇攝影家中平卓馬表面而殘缺的影像拼貼、法國攝影師 Yasmina Benabderrahmane 礦物般粗獷的連續影像、靜物攝影師 Bobby Doherty 去脈絡化的日常微物展演、美國攝影師 DBG 由現成物提煉出超現實影像對話、視覺藝術家 Kristina Jurotschkin 借鏡科幻觀點將日常景觀從單純的功能性中解放。

 

▼ 書本訊息置於文末

 


 

洪水般的影像意識流:中平卓馬《氾濫》

攀牆而上的常春藤、巷弄的下水道、大貨車的輪胎、玻璃水槽裡的鯊魚與地鐵車站內⋯⋯《氾濫》所收錄的照片,是攝影師中平卓馬日常遭遇所捕獲的都市片段:它們是信息與商品,也是凡庸事物氾濫的都市裡,那令人毛骨悚然的裂口。

源自於 1974 年於東京國立近代美術館所展出的「15人攝影師」展,參展人中平卓馬使用 48 幅彩色影像組成寬 6 公尺、高 1.6 公尺的裝置藝術作品,並取名「氾濫」。本書《氾濫》首次公開過去只有在展覽才有機會觀賞的作品全貌。為了在一冊書本的既有限制中呈現出裝置作品的原始理念,嘗試了許多根據展覽內容所縝密配置的編排設計,將這些影像重新再現於紙張上,造就彼此之間相互牽扯與磨合。

此書同時收錄日本當代媒體研究者 Franz Prichard 的文字,詳細地追溯中平卓馬 1973 年於其著作《なぜ、植物図鑑か》所提出的「圖鑑」構想,對比作品《氾濫》間的關係。同時更細心評論中平卓馬之於攝影的相互影響,探討其實踐與理論並行的摸索過程:

「《氾濫》強迫觀者的我們,經由那些片段、表面與殘缺的資訊來閱讀。然而在這看似隨機的排列中,我們感受到一個整體的不完美性,同時意識到世界仍然有某個部分依然保持著無法被分門別類的狀態。這正是為了讓我們想起中平卓馬曾在《なぜ、植物図鑑か》所提出『圖鑑』形式的定義吧。」

 


 

感官殘篇跨越土地精神史:Yasmina Benabderrahmane《La Bête A Modern Tale》

© Yasmina Benabderrahmane
© Yasmina Benabderrahmane

《La Bête, A Modern Tale》是關於摩洛哥的今和昔。在昔的彼岸,是一身的原始與尚未開發的荒土;而今這端的摩洛哥,則是水泥和石頭砌成的叢林。法國攝影師 Yasmina Benabderrahmane 在闊別她的原生家鄉摩洛哥十四年後,於 2012 年返回,以鏡頭紀錄一張屬於她的摩洛哥地圖。

© Yasmina Benabderrahmane
© Yasmina Benabderrahmane
© Yasmina Benabderrahmane
© Yasmina Benabderrahmane
© Yasmina Benabderrahmane
© Yasmina Benabderrahmane
© Yasmina Benabderrahmane
© Yasmina Benabderrahmane

布雷格雷格流域,位於摩洛哥首都拉巴特幾公里之外的地方,為摩洛哥新的文化中心地帶。一座劇院、考古博物館、與文化展演廳的複合中心——「拉巴特大劇院」正在大興土木。Benabderrahmane 的叔叔為受僱於政府的地質學者,為拉巴特大劇院進行地質的考察和實驗。他敘述道,布雷格雷格流域一帶原為沼澤和濕地,土壤的不穩定性並不適合進行建造;然而為了興建拉巴特大劇院,摩洛哥從中東運送石頭,覆於沼澤和濕地之上,以打造一層新的「地面」。劇院為摩洛哥國王所催生的計畫;流動的形體宛如一隻蟄伏的野獸,吞噬此地原有的景觀樣貌。人們採集著泥濘土壤去做陶器和手工品的畫面已不復見;獸一日又一日地膨脹與擴張,張著現代化的旗子佔領了布雷格雷格流域。然而與此同時,距離拉巴特幾百公里之外的安靜小鎮希沙瓦,人們仍慶祝著古爾邦節,古老的故事在阿特拉斯山脈中繼續傳頌著。

© Yasmina Benabderrahmane
© Yasmina Benabderrahmane
© Yasmina Benabderrahmane
© Yasmina Benabderrahmane
© Yasmina Benabderrahmane
© Yasmina Benabderrahmane
© Yasmina Benabderrahmane
© Yasmina Benabderrahmane

Benabderrahmane 驚異於這樣的變化和矛盾,穿越摩洛哥,邀請觀者一同探索摩洛哥的兩個世界。在布雷格雷格流域工作著的叔叔、抑或住在希沙瓦的奶奶——照片時而參雜了家庭史,時而則介於隱喻和碎片之間;而在無限的時間和空間裡,摩洛哥的當代史仍然繼續被建構著,攝影師捕捉了其細節和質地,以雙手捏出了她所見的家鄉。在蹣跚而顛簸的影像中,Benabderrahmane 引導著我們走進那如礦物質樸而纖細的摩洛哥史。

© Yasmina Benabderrahmane
© Yasmina Benabderrahmane

 


 

平凡日常的微物展演:Bobby Doherty《Seabird》

© Bobby Doherty
© Bobby Doherty

從日常物件出發,沒有雜質的純粹靜物之美;濕潤的色彩,清晰可見的細節──《Seabird》是一本由美國攝影師 Bobby Doherty 於2014到2018年創作的日常景觀攝影集。

© Bobby Doherty
© Bobby Doherty
© Bobby Doherty
© Bobby Doherty
© Bobby Doherty
© Bobby Doherty

看似過於簡化的相片,其實是以攝影將物件煨燉至一種最純粹清晰的狀態。紅色桌巾上的玻璃杯,柔軟葉片上的晶亮水露,指縫間的青蛙,具有意義的抑或沒有意義的,那些日常生活裡的片段,攝影師以同樣的方式擷取、記錄、擁抱這些開闊的瞬間。那些城市裡的穢物、動物、花與食品,成為生活裡稀鬆平常的風景,於是 Bobby Doherty 創造了所謂攝影裡的平等主義──舉凡微小和巨大,乏味和壯美,在鏡頭之下無一分別。

© Bobby Doherty
© Bobby Doherty
© Bobby Doherty
© Bobby Doherty
© Bobby Doherty
© Bobby Doherty

自稱是靜物攝影師,Bobby Doherty 非常小心翼翼地避免每一幀作品落入某種分類,或是過度分析。持續不斷地以這樣的方式創作,並且在不強求作品的一致性之下,在不同的情緒之間拍攝作品。《Seabird》是一場微物展演,也是情感的展示。藉由這些作品,日常萬物得以散發更多光芒,並且富有感情,吸引人不斷靠近。

© Bobby Doherty
© Bobby Doherty

 


 

瑣碎街頭到眼底奇觀:David Brandon Geeting《Neighborhood Stroll》

© David Brandon Geeting
© David Brandon Geeting

美國攝影師 David Brandon Geeting (DBG) 擅長利用唾手可得的場景與物件創造出超現實影像。在知名的布魯克林區,除了藝術氣息生猛的觀光景點外,還有「綠點區」──原先住著大量波蘭裔移民,並在千禧年後仕紳化的一片區域。如果說出國旅遊為的是體驗異境,住在此地的 David 則藉《Neighborhood Stroll》提出另一番見解:奇觀未必在他方。本書由 DBG 三年來在自家社區周遭散步時拾得的影像集結而成,一舉挑戰紐約的街頭攝影傳統,以及所謂的「決定性瞬間」。

© David Brandon Geeting
© David Brandon Geeting
© David Brandon Geeting
© David Brandon Geeting
© David Brandon Geeting
© David Brandon Geeting

受困在垃圾袋中,無用武之地的蜘蛛人公仔;彷彿經精心擺盤、被幾支雜草巧妙覆蓋的微波千層麵包裝垃圾;滿佈鳥禽貼紙的車窗,宛如在市郊憑空浮現的叢林一隅⋯⋯書中空無一人的每個畫面,實則盡是暗示人煙曾經存在的蛛絲馬跡。《Neighborhood Stroll》就像一場遊戲,規則是走進再尋常不過的俗世,然後從最熟悉的現成物間提煉出最超乎想像的光景。不過,遊戲也帶來了意外的後遺症:「自從我開始試著從世界展現的任何面貌中挖出有趣的構圖後,要去重新習慣攝影棚裡的白牆,對我來說簡直痛不欲生。」DBG 在接受《Vogue》採訪時透露。

© David Brandon Geeting
© David Brandon Geeting
© David Brandon Geeting
© David Brandon Geeting

DBG 以豔麗且協調的色調,攫住相似性趨近於零的各種景物;擅於異中求同的編輯手法則在照片與照片間,置入明快、不落俗套的互文修辭,將影像鋪展成一冊機鋒處處的戲謔對話。奇妙的是,儘管這些快照攝於綠點區甫仕紳化後,但相較於幾年後的如今,街景反而散發更濃厚的「劫後餘生」氛圍,似乎印證戲如人生,現實世界往往比電影更輕而易舉地示範末日寓言。

「David 能在有限的條件下拍出照片,或是當場無中生有⋯⋯看見書中的影像時,我不僅認得他們出自 DBG 之手,還看得出這些相片與他擺拍乃至商業作品間的關聯。」負責為本書撰寫文字的 Peter Sutherland 寫道:「這不只是一種風格,而是 David 貫串所有作品的語言和眼光,亦是這些作品脫穎而出的原因。」

© David Brandon Geeting
© David Brandon Geeting

 


 

攝影解放物體的機能:Kristina Jurotschki《Nothing But Clouds》

「Nothing but Clouds」一詞出自 1973 年蘇聯導演 Andrey Tarkovsky 的科幻電影《Solaris》,用以反駁當時許多宣稱外星生命存在的諸多資料。引用此句台詞作為此書標題,視覺藝術家 Kristina Jurotschkin 對日常空間的獨特疏遠視角檢驗了社會現實的結構組成,並提供一套對未來的考古研究。

Kristina Jurotschkin 最初主修俄羅斯文學,2014 年開始在萊比錫視覺藝術學院學習攝影,建立起對結構與建築的敏銳視角。《Nothing but Clouds》是一部集結了野心、好奇心與十足的創意,交錯著複雜的科學思維與哲學思想所產生的視覺作品。以黑白影像的形式拍攝日常物件與結構線條,並以一種不尋常、外星似的組合方式排列影像。

對科幻小說、考古學及哲學無比著迷的 Jurotschkin,以攝影為媒介在《Nothing but Clouds》一書中完整地展現。「我希望我的攝影能夠將物件的價值從單純的功能性中解放。」Jurotschkin 懇求觀者主動去質疑人類對「時間」定義之真實性,將時間看作一個無限的循環,而非順序的感知。一書中也提出了諸多疑問:一張桌子是否就只是桌子;或是當我們跳脫實用主義,以另一種的角度來看它,桌子便能夠擁有一個截然不同的生命?

《Nothing but Clouds》一書解構時間與空間,現在與未來,符號與圖像。在非典型的攝影角度下,挑戰觀者對既有認知的界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