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性別肖像:五本紀錄LGBTQ+族群的攝影書

© Joel Meyerowitz
© Joel Meyerowitz

2019 年,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的國家,亮麗的彩虹旗在凱達格蘭大道上飄揚,許多伴侶激動擁吻,接受國家對他們的善意和祝福。

作為多元性別族群的代稱,「LGBTQ+」 這詞代表著女同性戀者(Lesbian)、男同性戀者(Gay)、雙性戀者(Bisexual)、跨性別者(Transgender)、酷兒性別(Queer)以及更多性別認同的縮寫。即使社會越來越開放、包容與多元,台灣多元性別族群經歷了歷史性的時刻,距離理想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從紐約變裝皇后(Drag Queen)絢爛舞台背後的真實樣貌、80 年代同性伴侶的居家生活景致、70 年代作為多元性別族群避風港的海邊小鎮、具有模糊性別特徵的青年肖像、開展台灣後同婚合法國度的時尚主張,五本攝影書紀錄了不同時代、不同地域的多元性別紀實。

 

▼ 書本訊息置於文末

 


 

變裝皇后的日常剪影:Nan Goldin《The Other Side》

© Nan Goldin
© Nan Goldin

這些年,性別和性取向議題已持續開始受到關注與討論;然而數十年前,即便是自由風氣最為旺盛的紐約,某些人們的生活卻仍然無法被社會所接受。如同書名所賦予的,他們活在當時社會認知的另一面——最初出版於1993年,美國紀實攝影師Nan Goldin的開創性攝影集《The Other Side》,在擴編修訂並重新出版之際,回溯性別歷史脈絡,留下一抹美麗注視。

© Nan Goldin
© Nan Goldin
© Nan Goldin
© Nan Goldin
© Nan Goldin
© Nan Goldin

書中照片始於70年代,Goldin與一群變裝皇后(Drag Queen)一同搬進了波士頓,並鉅細靡遺地捕捉下他們在房內的日常剪影,反映著絢爛和脆弱的背後,跳脫性別框架的平衡。80年代末,當周遭的人們接續染上愛滋病,她開始記錄起變性友人的紐約生活,及其與病毒的糾纏,然照片的存在卻寫下了他們消逝的證據。90年代,她持續於紐約、柏林、曼谷和菲律賓,藉攝影側寫下當時的社會風氣、扮裝者群體在舞台前後的亮麗及真實樣貌。近期作品則圍繞心愛朋友們的親密肖像,而視角中滿溢溫柔。

© Nan Goldin
© Nan Goldin
© Nan Goldin
© Nan Goldin
© Nan Goldin
© Nan Goldin

「我的慾望是捕捉人們在生命中的感知,並賦予它們我所看見的力量與美。」Nan Goldin 曾說。「我想要呈現我的世界的真實樣貌,沒有魅力,沒有光榮。而這樣的世界並不是絕望的,只是在那之中,有一種對於痛的覺察──某種內省的質量。」

© Nan Goldin
© Nan Goldin
© Nan Goldin
© Nan Goldin

本書是Goldin一生對於所愛的友人之致敬,而在過去40年間,當中許多人已自她的生命中離席。「這麽多年以來,這個經歷和拍攝兩種性別身份的矛盾以及它們的特點、定義、它們不被世人瞭解的困難與過程,正是人們開始打破刻意劃分身份的界限而引向解放的道路。」

© Nan Goldin
© Nan Goldin

 


 

同婚合法後的時尚主張:《Eighth Grade》Issue 1

Dance for Community © Tseng Yenlan
Dance for Community © Tseng Yenlan

《Eighth Grade》是一本關於藝術、時尚與文化的台灣獨立雜誌,致力於透過這個實驗平台創造新穎且令人興奮的當代視覺圖像,另一方面也探索圖像背後的人文思想與精神。

Phenomenal (with John Yuyi) © Wenzogg Chen
Phenomenal (with John Yuyi) © Wenzogg Chen
Phenomenal (with John Yuyi) © Wenzogg Chen
Phenomenal (with John Yuyi) © Wenzogg Chen

台灣過去的殖民歷史驅動反殖民的力量,這過程形成我們獨特的文化,也賦予新一代獨有的自我認同。作為亞洲第一個同志婚姻合法的國家,這一切都象徵年輕一代正挑戰並反叛著過去的既定陳規,將擁有不一樣的未來。創刊號「RISING」是關於如何走向自由,帶來台灣青年以及多元性別文化的內容,透過服裝與藝術的形式開展不同的詮釋,同時建構身體與慾望的自主權力。

Sad Lotus © Wenzogg Chen
Sad Lotus © Wenzogg Chen
Sad Lotus © Wenzogg Chen
Sad Lotus © Wenzogg Chen

「雜誌中每個人物的狀態與精神,都關係到如何更進一步詮釋每個故事的主題和概念,並非只是複製某種集體的氛圍。然而,即便影像最後所呈現的樣貌未必屬於他們本身,仍然是無法被取代的詮釋主體。」

Solid Lily © Chenyi Liao
Solid Lily © Chenyi Liao
Home Sweet Home © Tseng Yenlan
Home Sweet Home © Tseng Yenlan

「這些人他們看向哪裡?視線是如何流動的?不是我們如何觀看他們,而是他們究竟看向何處?作者指引了他們的視線,然而這些視線也建構了一面鏡子,我們在鏡外看著他們,與他們對望,在這凝視的同時也看到了自己。」

All of the Night © Tseng Yenlan
All of the Night © Tseng Yenlan

 


 

打破性別二元的青年肖像:《Inner Self》

© Anne-Sophie Guillet
© Anne-Sophie Guillet

作為獨立的個體,我們透過「身體」將自己呈現給這個社會,進而被認識、了解,然而,這物理輪廓並不完全反映著我們的內在,最真實的自我正與外貌被混淆著。

心靈景觀的認知不單是性別少數者的課題,更值得被更多人關注,它將讓我們理解到外表在社會中能激起的作用,以及「身份」可涵括的多元形式。法國攝影師 Anne-Sophie Guillet 在 2013 至 2018 年間拍攝了 34 張有著模糊性別的青年肖像,以及他們軀殼深處的內心世界,構成了《Inner Self》一攝影集。

© Anne-Sophie Guillet
© Anne-Sophie Guillet
© Anne-Sophie Guillet
© Anne-Sophie Guillet
© Anne-Sophie Guillet
© Anne-Sophie Guillet
© Anne-Sophie Guillet
© Anne-Sophie Guillet

在極簡的影像裡,這些陌生人透過打扮或者侵入性地施打激素,試圖擴增嚴格的性別二元體制。攝影師在不透露性別的情況下,通過這一幅幅沈重神情,讓觀者寧靜地質疑每個人在他們面前建構的表象,隱隱揭示著——作為人類我們其實擁有很多種的生活方式。

© Anne-Sophie Guillet
© Anne-Sophie Guillet
© Anne-Sophie Guillet
© Anne-Sophie Guillet

出生於英國的 Anne-Sophie Guillet,擁有比利時皇家藝術學院視覺與攝影科系碩士學位,雖然英國與比利時作為她最親密的成長環境,卻因法國國籍的身份與成長過程,使她不斷對自我身份提出質疑,通過《Inner Self》對他者的凝視與收集,也協助著攝影師解剖著人類可受編撰的身份結構。

© Anne-Sophie Guillet
© Anne-Sophie Guillet
© Anne-Sophie Guillet
© Anne-Sophie Guillet

 


 

陸地盡頭的酷兒避風港:《Provincetown》

© Joel Meyerowitz
© Joel Meyerowitz

以街頭攝影著名的美國攝影師Joel Meyerowitz,承襲一貫的精準風格,在《Provincetown》當中將視野由熟知的城市街景帶出,轉向了麻薩諸塞州的普羅威斯頓,一個位於波士頓以南半島上的海灘社區。當LGBTQ+運動與愛滋病危機同時爆發,這個小鎮是同性戀者與藝術家之間,寬容與和平的避難港口。

© Joel Meyerowitz
© Joel Meyerowitz
© Joel Meyerowitz
© Joel Meyerowitz

在整個70年代末80年代初,Joel在普羅威斯頓度過了多個夏天;他來到此處源於當地的開闊風光,而選擇留下來則是為了享受自由和肥沃的創作場景。「因為它是陸地的盡頭,人們前去那裡以擺脫城市生活,」他說,「它一直是一個創作自由之地……19世紀的畫家、20世紀初的劇作家、詩人和作家都去了那裡……當代畫家都去了那裡。」

© Joel Meyerowitz
© Joel Meyerowitz
© Joel Meyerowitz
© Joel Meyerowitz
© Joel Meyerowitz
© Joel Meyerowitz

如此神奇的地方。在這裡,女人們在波光粼粼的淺灘上盤腿而坐,坦然面對鏡頭;在這裡,男同性戀者自性別期望解脫,以他們未曾知曉的姿態佔據景緻;在這裡,美國作家諾曼梅勒遠離社會束縛,溫柔地擁抱著兒子,彼此倚靠著頭。

© Joel Meyerowitz
© Joel Meyerowitz
© Joel Meyerowitz
© Joel Meyerowitz

拿著一台8×10的相機沿著海岸漫遊,攝影師在大海、田園和陽光如畫的背景下,拍攝下一幅幅安靜、溫柔而引人入勝的肖像作品,集結為《Provincetown》。沐浴在柔和的日光下的神情,並非簡單地存於觀景框當中的表象;他們的臉龐訴說著一個更大的故事,或失落或逃避,或信仰或樂觀,皆定格於其中。

© Joel Meyerowitz
© Joel Meyerowitz

 


 

同性伴侶的居家景觀:《At Home With Themselves》

© Sage Sohier
© Sage Sohier

美國攝影師 Sage Sohier 為同性戀伴侶拍攝的親密肖像系列《At Home With Themselves》,走在了時代前緣。在今日,以同志生活為題材的影像作品,並不那麼令人震驚,然而當 Sohier 在 1986 年於美國開始這一項目時,愛滋病和性濫交卻是唯一關於同性戀的新聞。

© Sage Sohier
© Sage Sohier
© Sage Sohier
© Sage Sohier

在 80 年代,多數的同性關係仍相當謹慎,甚至有些隱蔽。Sohier 從拍攝朋友、朋友的友人開始,並展開了全國旅行,在當地的同性戀報紙上刊登廣告;或參加遊行,或出入同志酒吧。她與被攝對象見面,閒聊半個小時或更長時間,以熟悉對方的伴侶關係。Sohier 的拍攝有時直接從門廊開始,有時則是在臥室,每個房間的細節皆被忠實記錄下,映照出居住者的信息。

© Sage Sohier
© Sage Sohier
© Sage Sohier
© Sage Sohier
© Sage Sohier
© Sage Sohier

對 Sohier 來說,拍攝此系列作品還有一個私人原因。「我從來沒有認真想過,如果開始了是否會繼續下去,」她說。「但這件事牢牢吸引著我。我在開始時甚至沒有想到我的父親,直到幾個月之後,我想,毫無疑問,這就是我為什麼要做這件事、如此打動我之因。我對他一直有著嚮往和好奇。」

Sohier 的父親在她蹣跚學步時便離開了她的母親,一直沒有再婚,在餘生中斷斷續續地交了很多男友,卻從不承認自己是同性戀。從那個不輕易表露情感的年代,拍攝下的照片是她與他緊繫的方式。

© Sage Sohier
© Sage Sohier
© Sage Sohier
© Sage Sohier

「有的照片之中含有一種試探性,有的則是一種不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的原始溫柔。在我父親那一代人的成長過程中,他們覺得公開同性戀是不被接受的選項。在我這一代,這種情況開始發生變化,我很慶幸能夠見證這個轉變。」Sohier 說道。《At Home With Themselves》與拍攝之時的社會口徑對立,而於現今娓娓道來了婚姻平權的根源。

© Sage Sohier
© Sage Sohi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