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房一世界的詩意剪影:法國攝影師 Dominique Nabokov 室內肖像三部曲,橫跨 20 年紐約、巴黎、柏林的都市生活
從推開咖啡館的手勢、沙沙謄寫筆記到徐徐注水煮茶的瞬間,時興 Vlog 影片中的最大奇觀也許不過是張燈結綵的異國街頭,或終於曝光的一張素顏。我們在近十年來宛如誤食迷幻藥的原始人,前所未有地拚命往瑣碎裡探尋意義,細究背景中那襲沙發毯該如何網購,添置一套類似款杯盤能買到幾分儀式感?後現代與現代性在影格與影格間猶疑不決,徘徊著徘徊著,恍然在窄仄家戶和摩肩擦踵間抹出一座 9 又 3/4 月台,雙眼憑空竄入其中,他人的私生活忽然成為一種無遠弗屆的公共地帶。
早在世界各地掀起 Vlog 熱潮前,法國攝影師 Dominique Nabokov 便已展開身歷其境的起居室之旅——說是「朝聖」也不為過——她自 1995 年起隨丈夫的工作往返美國紐約、家鄉巴黎和德國柏林,立於與眾不同的角度,為當時呼風喚雨、如今已成經典的時裝設計師、劇作家、建築師、變裝表演家⋯⋯等人士留下影像紀錄,而後集結為室內攝影三部曲《New York, Paris & Berlin Living Rooms》。
那 20 幾年間,昔日的大蕭條重災區逐漸從餘燼中煨出璀璨光芒,古典與前衛悠然流過花都,圍牆再也擋不住柏林的蠢蠢欲動,然而在全球彷彿休戚與共的大事件外,這三座大城當年經歷過什麼?絕版多年後終於重新編輯、再版的三部曲回首指向大時代的邊緣,勾出蛛絲馬跡,回應或許無關緊要卻有趣的疑問:西方怎麼詮釋裹著夢幻氛圍的禪意?他們也種觀葉植物嗎?我們以為的品味選擇,原來與昔日藝術家心有靈犀?
即使是此時此刻,這星球上依然不只一處有硝煙和笙歌並存,因為無論亂世如何紛擾,平凡人家總是名符其實的避風港。每扇窗裡都有一座太平盛世,而 Dominique 選用早在書籍出版當下便停產的寶麗萊 691 Colorgraph 底片和黑白底片來精心描繪,唯有物事卻無人物的空間乍看寂寥,但從攝影史和人文地理學的觀點望過去,又遠遠不只如此平常靜謐,甚至有無盡瀠洄的餘韻。
介於肖像攝影和紀實攝影間,自成一格的起居室攝影
1980 年,Dominique 開始擔任攝影助理,其後自立門戶專拍肖像與紀實攝影,狹義來說皆與後來的三部曲作品風格無涉,卻又不是無跡可尋。Dominique 主張「客廳是終極的肖像」,不容竄改或修補的影像無疑是最寫實的歷史,鏡頭穿越大時代迷霧照見個體,細節就在每件傢俱和景物的紋理之中,等待觀者參透「彼時」和「當年」的尺度差異;曾經比八卦雜誌更深入而赤裸的畫面,在絕版多年後重新曝光,又散發值得玩味的另一番風情。
「我並未重新擺設,沒有多放任何一盆花,也不打投射燈,我只用我和拍攝對象相處的方式來跟這些起居室相處。」
居家雜事和家居雜誌差幾個字失之千里,Dominique 偏能以攝影拉近兩者距離,只帶最輕便的設備,當場用煮一顆蛋的時間顯影迷人所在。1998 年問世的首部曲《New York Living Rooms》推開眾多城市代表人物的家門,每組影像皆附上主人姓名、職業和起居室區域,於是我們得以輕摸 Apartmento 出版社精心還原的迷濛色澤,看攝影師 Nan Goldin、作曲家 Ned Rorem、跨性別演員 Quentin Crisp 各自用造型奇特的容器囤積精神糧食;來到著名評論家 Susan Sontag 家中,反而意外地少見書籍蹤跡;收藏一大落 CD 的髮型師儼然將起居室當視聽室用,而建築師日日面對牆上冒出來的一節樹枝裝飾,似乎也絲毫不古怪,畢竟住處作為承裝起居的容器,那不僅是無機物構成的一方天地,更是主人性格的細膩集合體。
相較於當代 Vlog 能隨意變換視角拉近推遠,如手術刀般精準地剖開自我生活一隅,把能曝光與不能的部分劃分得清清楚楚,Dominique 看待各界巨星的目光坦率至極,毫不掩飾對他人的好奇和窺探渴望,對自己當然也不例外——從《New York Living Rooms》開始,每本書都由 Dominique 本人在當地的落腳處劃下句點,殊異陳設反映心境的流動,起居室正是內外兩股力量在城市中交迸的一瞬燦爛。
觀看方式建議:留一段詩意的距離
隨著全球化現象不斷推展想像的極限,畫質精緻且即時的影像,如量產商品般為人們打造版本豐富的嚮往;人們亦常透過不同管道,交錯得知關於同一座大都會的新聞。前一天還標著「必訪」的浪漫景點,一轉眼又變成階級、治安動盪的小型戰場;令外人戀慕、在地人又愛又恨的巴黎,似乎就是這種地方之一。
攝於 2000 年初的《Paris Living Rooms》依然帶有微微色偏和暗角、攝影師左肩總明顯下垂而拍出傾斜的影像,種種失誤如同不經意的錯字,令成像當下的熱切情緒格外真實,但也在觀者與場景間形成一層薄膜,或如 Dominique 所形容:一種詩意的距離(poetic distance)。若疊上亞洲身體內建的地理及心理距離,翻閱本書的過程不啻一場想像力的馬拉松。
歐洲特有的日光斜穿過窗櫺,灑在巴黎名人幕後基地內的黑膠、掛畫、單人椅上,反射出創意心靈與城市肌理交融而成的清奇光芒。時尚從業人員的起居室遍佈全城,書中自然也收錄不只一任法國版《Vogue》主編的起居室,用罕見角度揭露雜誌意識流變的線索,佐證相同外在身分可能連結至精彩多元的內在世界;介於大膽與沉穩間的裝飾,將傳奇設計師 Yves Saint Laurent 的靈魂一把抽離同名品牌,像一支大眾敲碗期盼已久的 Room Tour Vlog 般,道盡設計師日常的萬般面貌。
在古老卻不失瑰麗的裝飾包圍下,有些起居室靜待訪客一探究竟,還有看起來連自己的位子都沒留,生命痕跡散落其間,穿插著建築表情折射出巴黎社會獨有的風華。「這是我為城市拍下的肖像,也是間接的自拍照。」回到故鄉巴黎的 Dominique 以攝影涉入過去無緣的層次,因而拍出一冊既陌生又親切,如詩的肖像集。
Behind the Scene:公私交界悄然消融,三部曲迎來終章
因為著迷於 30 年代的柏林電影,《Berlin Living Rooms》轉而使用 Ilford FP4 PLUS 黑白底片,細緻顆粒突顯光線的角色和借景效果,35mm 格式也跳脫過去寶麗萊相機鏡頭的限制,在 2014-2017 年間的柏林拍出一部不存在硝煙與分裂的虛構敘事片。由於視角擴張而色彩缺席,柏林起居室有了更多餘裕以供調度、攤開空前遼闊的情節。
當居家辦公益發普及,公與私的關係曖昧如莫比烏斯環,起居室功能和神秘性分頭奔去,為這系列作品開啟一派新局面。有別於前兩部曲,Dominique 這次同時拍下好幾組住家與工作的雙面現場,好比法式餐館 Paris Bar 創辦人的住家和餐廳、記者 Elke Schmitter 堆滿凌亂文件的包浩斯長桌,下一幕緊接在前者中露出一角的起居室全貌,靈活地朝四面八方拋出追問;攝影游離在私領域邊緣,近得足以看清滿室穿梭的文化交流、城市演變足跡,在這座見證過暴政的倖存城市中,對照著日益累積的人文研究成果與逐漸重見光明的真相,來細細思索文明為人類帶來的改變。
2016 年有支芬蘭紀錄短片《凝望家屋》(A Home in Memory),以一連串靜照搭配現場收音,腳步聲與房屋的各種動靜交響,雖然話者始終身處畫外,生命仍清晰地浮現在影像中——《New York, Paris & Berlin Living Rooms》三部曲的無聲勝有聲恰似這種感性。起先只打算拍攝作家起居室並刊在《The New Yorker》雜誌上的一組照片,後來在 Dominique 的提議下,成為遍及各界且跨越 20 年的家屋之旅,主題因此由明確的人物轉為空間。起居室中的一切宛若物證,遠比任何記憶都來得可信,不管前後歷盡多少滄桑,這一系列作品總會為三座大城記住靈光閃爍的座標。
文 / Rachel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