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燈光漸暗,樂聲若響:穿越時地的音樂現場

人們來到音樂現場,在燈光全暗之前擁抱著一種期待、一個欲超脫現實裡陳腐規律,被撫慰療癒的寄託。當第一組和弦或節奏落下,大夥隨心搖擺舞動,和台上的樂手又或是周遭素昧平生的觀眾尋找著將音樂最大化的共振頻率──這是現場音樂的魅力。

從 60 年代布基納法索的田野迪斯可、70-80 年代美國紐約下城和英國蓋茨黑德的龐克酒吧裡,到 90 年代雪梨戶外銳舞(rave)、或是當今在立陶宛舊蘇聯拘留所裡舉辦的音樂派對,不論在哪個國家、哪個年代,音樂的能量在夜裡不證自明。

 

▼ 書本訊息置於文末


60-80年代 西非田間音樂派對:《Peuple de la Nuit》

「那時候享受生活不需要任何昂貴的開銷,那是一個任何人都能隨心所欲、盡情玩樂的年代。」布基納法索籍攝影師 Sanlé Sory 如是說。

© Sanlé Sory
© Sanlé Sory

《Peuple de la Nuit》紀錄 1960-83 年,布基納法索從法國殖民統治獨立以後,當地蓬勃發展開來的音樂現場、初萌芽的青年次文化、熱鬧的派對和慶典……等。他嘗試蒐集自己故鄉裡各種尋歡作樂的身影。

© Sanlé Sory
© Sanlé Sory

如果 Sory 不是在 Volta Dancing、 Calebasse d’Or、 Normandie or Dafra Bar 等當地知名的舞廳裡等待捕捉上門年輕人翩翩起舞的姿態,就是開著他那台經過改造、載著特製音響系統和簡易燈光設備的廂型車,到博博迪烏拉索西北的偏遠村莊裡,舉辦「Bals Poussière」(髒迪斯可趴)。

© Sanlé Sory
© Sanlé Sory

在田間做工的年輕男女終於有機會穿上衣櫃裡最合身的喇叭褲,做出最高調的打扮,聚集在大聲播放著新潮音樂的後車箱前隨著音樂搖擺。時常他們就這樣徹夜狂歡直到天明,從派對現場回到各自的工作崗位上。農人們繼續熱心地照顧作物、牧羊人們餵食羊隻。

© Sanlé Sory
© Sanlé Sory

 


 

70-80年代 紐約下城龐克音樂圈:《When Midnight Comes Around》

© Gary Green
© Gary Green

美國攝影師 Gary Green 自 1976 年開始,白天做攝影師助理,晚上則到紐約下城區著名的龐克搖滾吧 Max’s Kansas City 和 CBGB 去紀錄上門喝酒、聊天、聽音樂的人們。

© Gary Green
© Gary Green

70、80年代,所有最搞怪、前衛的藝術家和音樂人們都在這裡出沒。Green 的鏡頭下有 Lou Reed、 Andy Warhol、Joey Ramone、Patti Smith、Tom Waits 和 Debbie Harry 等締造紐約藝術圈、龐克音樂圈的指標性人物。

© Gary Green
© Gary Green

無論在前台或後台、台上或台下、成名前或成名後,唯一不變的是這些人渾身上下一股桀驁不馴、坦盪不羈的神秘氣韻。

© Gary Green
© Gary Green

 


 

80年代 英國狂放龐克基地:《The Station》

© Chris Killip
© Chris Killip

「我第一次到 The Station 是 1985 年的 4 月,我記得那裡的能量令我驚艷。不管是經營者或是上門造訪的人都非常特別,不像我所看過的任何人。那時候每個星期六,只要我擠得出時間,我都是在那裡拍照。從來沒有人問過我我是誰,或從哪裡來...」

© Chris Killip
© Chris Killip

英國紀實攝影師 Chris Killip 的兒子在 2016 年偶然間發現一個箱子,裡頭裝的是父親於80年代在英國蓋茨黑德(Gatehead)的無政府龐克 livehouse「The Station」裡所拍攝的,來到音樂現場裡衝撞的年輕人。The Station 不只是一個音樂展演或練習空間,在那個時空背景下,它是一個讓次文化年輕人有機會徹底表達自我、抗議政治現狀的重要據點。青春無畏、滿腔反骨精神的龐克,30年後於這本 29x38cm 的巨型攝影集中重新躍然紙上,壯烈又猖狂。

© Chris Killip
© Chris Killip

「1985年時介英國礦工大罷工,有很多年輕人失業。許多出沒在 The Station 的人們都沒有工作,在 The Station 能找到包容自己的社群,對他們那時候的自我認同非常重要。」Chris Killip 這樣說道。

© Chris Killip
© Chris Killip

 


 

90年代 雪梨戶外銳舞趴:《'93: Punching the Light》

© Simon Burstall
© Simon Burstall

1993年,澳洲攝影師 Simon Burstall 還是個17歲的青少年,當時的他深入參與雪梨的銳舞文化(rave culture)透過隨拍、日記、剪貼的方式在手帳裡紀錄那時自己和周圍的友人,每次銳舞的體驗。

© Simon Burstall
© Simon Burstall

25年後再回頭看看那時候的紀錄, Burstall 發現他所留下的,是一冊90年代初,雪梨銳舞生態的近距離觀察日記。

© Simon Burstall
© Simon Burstall

裡頭的照片和心情書寫反映著這群青年們心中尚存在的一股好奇力量,深信著每個大家同在一起的瞬間,都會真真切切地影響和改變每個人接下來的人生。

© Simon Burstall
© Simon Burstall

 


 

立陶宛舊蘇維埃空間裡的舞池:《Disko》

© Andrew Miksys
© Andrew Miksys

從2000年到2010年,美國攝影師 Andrew Miksys 歷經約莫十年的時間,耗費數不盡的日子前往立陶宛,造訪當地的鄉村迪斯可(Disco)。大部份的迪斯可在蘇聯時期曾經是辦公室、拘留所、槍枝存放室,或是任何官方用途的場所。有時候在這些迪斯可的儲藏室裡甚至可以發現廢棄的列寧像、老蘇聯海報、防毒面具⋯⋯,一些具有濃烈蘇聯風格的物品。

© Andrew Miksys
© Andrew Miksys

迪斯可,是一個充滿年輕與活力的地方,然而那些空間卻塵封著嚴謹肅穆的空氣。Miksys 的作品裡,可以嗅出這些場所與西方國家一般認知的迪斯可有著不可言喻的巧妙差異,他們猶如是一群迷惑的時空旅行者,穿著西方牛仔褲,搖擺新世代的姿態,卻身處於背負著複雜歷史的空間。

© Andrew Miksys
© Andrew Miksys

這些迪斯可也許再過不久就會汰舊換新,而這個世代的年輕人們也會逐年老去,這樣的場景也許永遠再也不會出現。

© Andrew Miksys
© Andrew Miks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