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遺忘的彩色攝影大師 Fred Herzog:孤獨半個世紀,他在相機背後找到了平靜

Main Barber, 1968. © Fred Herzog
Main Barber, 1968. © Fred Herzog

被譽為攝影史上第一批大量拍攝彩色照片的人,早在彩色攝影蓬勃發展的 20 年前,攝影師 Fred Herzog 便開始使用柯達彩色膠卷,默默的在溫哥華街頭拍攝了半個世紀。

鮮豔的霓虹招牌、眼花撩亂的二手商店、夕陽下的髮廊以及熙來攘往的街道⋯⋯自從 22 歲移民至加拿大以來,他在白天做著冰冷的醫學攝影工作,傍晚與週末,則用相機捕捉下這個多姿色彩的城市。大量的照片建構起加拿大的城市景觀,勞動階級的日常,同時捕捉到戰後多元社會的嶄新面貌。

移民以前,Fred Herzog 在德國度過童年,小時候曾跟著狂熱的母親參與希特勒的集會。二戰開始後,母親過世,一顆炸彈落在他的家中,雖然奇蹟似的生還,卻深深影響了他幼小的心靈。「那是我個人經歷過的最大創傷⋯⋯我擁有的一切都消失了。」

戰時的童年經歷,激發了 Fred Herzog 日後強烈的攝影本能,在相機背後找到了某種平靜。儘管自 50 年代起就創作了大量的彩色照片,卻因當時的沖印技術無法達到他的預期,這些影像從未公開發表,直至 2007 年溫哥華美術館所舉辦的回顧展,才終於被世人看見。

Chinese New Year, 1964. © Fred Herzog
Chinese New Year, 1964. © Fred Herzog
Silver Light, 1989. © Fred Herzog
Silver Light, 1989. © Fred Herzog
Orange Cars Powell, 1973. © Fred Herzog
Orange Cars Powell, 1973. © Fred Herzog

被遺忘的色彩工藝,柯達彩色膠卷

談起彩色攝影的發展,最廣為人知的莫過於 1976 年美國攝影師 William Eggleston 於 MoMA 舉辦的世紀攝影展,堪稱當代攝影的分水嶺。然而相較於著名的彩色攝影先驅者,比如 60 年代的 William Eggleston 和 70 年代的 Stephen Shore,早在 50 年代初,Fred Herzog 便開始使用柯達彩色膠卷,默默在溫哥華街頭拍攝了半個世紀,也是攝影史上第一批大量拍攝彩色照片的人。

1930 年出生於德國,Herzog 從 22 歲輟學移民至加拿大以來,一度身無分文,曾在貨船上打工度日,27 歲開始在哥倫比亞大學擔任醫學攝影師,一做就做到了 60 歲。白天他做著冰冷的醫學攝影工作,夜晚或週末,就帶著相機穿梭在溫哥華街頭。儘管曾在全球各地的城市拍照,溫哥華依然是他鏡頭裡的常駐風景,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徘徊了超過 50 年。

「1957 年我成為了一名醫學攝影師,同時也成為了一名嚴肅的紀實攝影師。我選擇紀實攝影的原因——我甚至不知道這個詞語——我懷著極大的愉悅走在溫哥華的老舊街道,看著二手商店、人們和路標。對我來說,那是一種直接跟我說話的生命力。」

Man with Bandage, 1968. © Fred Herzog
Man with Bandage, 1968. © Fred Herzog
Black Man Pender, 1958. © Fred Herzog
Black Man Pender, 1958. © Fred Herzog
Granville Street from Granville Bridge, 1966. © Fred Herzog
Granville Street from Granville Bridge, 1966. © Fred Herzog

Fred Herzog 喜歡使用柯達彩色膠卷(Kodachrome)拍照。不同於底片,柯達彩色膠卷通常以小小一張幻燈片保存,色調逼真,鮮豔,粒子細,在黑暗中可維持 100 年不褪色。由於光敏度低,它在技術上並不適合布列松式的瞬間抓拍,需要較長的曝光,將周遭時間放慢下來。在那黑白攝影當道的年代,他會選擇這個媒介還有一個相當單純的理由:沒時間。

「首先,如果你拍黑白照片,只會有最基本的資源,負片。這需要圍繞在暗房裡『起舞』,需要時間、耐心和經驗。理想情況下,你是一個有閒的人,一個英國紳士。許多英國紳士製作嚴肅而美麗的攝影⋯⋯我沒有時間去做。這是我拍彩色照片的原因之一。我得到 36 張幻燈片,漂亮,完工。」

隨著家庭幻燈片的過時和數位化的崛起,柯達彩色膠卷在 21 世紀初正式停產,然而那些取代舊時代的新技術,卻也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呈現了膠卷的成像。在數位掃描、現代印刷等技術革新之下,Fred Herzog 的作品被賦予了新的生命;其中最讓人津津樂道的,是所謂的「柯達克羅姆紅色」,這種脫俗的顏色,是許多攝影師夢寐以求的色調。「柯達克羅姆紅色,只出現在幻燈片中,這是他的繆斯。」評論家 Sarah Milroy 曾如此描述。「他許多最好的照片都以這種原色為基調。」

Red Stockings, 1961. © Fred Herzog
Red Stockings, 1961. © Fred Herzog
Curtains, 1972. © Fred Herzog
Curtains, 1972. © Fred Herzog

德國二戰回憶:「我擁有的一切都消失了」

Fred Herzog 最早開始拍彩色照片,是在 1953 年,僅是他移民到加拿大的一年後。這個時間點至關重要,因為對他這樣一位歐洲移民者而言,遠渡到一個嶄新的大陸,以及開始用彩色媒材去探索世界,發生在同一個時期。因此,若要深入探究他的攝影脈絡和動機,勢必要追溯到他移民前的生命經驗。

整個童年,Fred Herzog 都在德國西南部的司徒加特度過。那是動盪的 1930 年代,美國深陷經濟大蕭條,西班牙如火如荼的內戰,當希特勒被任命為德國最高元首,他只有四歲。對於戰爭將至,他的父親感到憂心,但他的母親卻熱衷於納粹的崛起,甚至帶著年幼的他參與希特勒的集會。在他九歲那年,納粹德國出兵入侵波蘭,正式開啟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序幕。

戰爭開始不久後,傷寒帶走了他重症不治的母親,緊接著一顆炸彈從天而降,摧毀了他父親的工廠。當時他的父親正在家中吃午餐。不久後,另一顆炸彈落在他們家中,他們由於前往附近的小鎮而又逃過一劫,然而在戰爭的苦難中,倖存與傷亡並沒有太大的區別。「那是我個人經歷過的最大創傷⋯⋯我所有的書和玩具、我擁有的一切都消失了。」

Boys Wrestling, 1969. © Fred Herzog
Boys Wrestling, 1969. © Fred Herzog

歷經六年的激戰與轟炸,柏林最終被蘇聯軍隊攻陷,希特勒將一顆子彈射進自己右側的太陽穴,二戰結束,無辜的德國人民必須以某種方式承受戰敗的事實,包括回到學校的孩子們。「最令我意外和最震驚的事情之一,是戰後我和我的同學們見面,沒有任何一個人談論他們戰時的經歷,」他說。「他們只想談論足球。這對我來說是毀滅性的。我簡直不敢相信這場戰爭已經被他們遺忘了。」

戰後一年,Herzog 的父親也過世了,之後他以孤兒的身份寄宿在一位繼母家,卻遭受冷眼相待,過了一段挨餓的日子。1952 年,還沒從學校畢業,他便搭上一艘船,帶著僅有的相機和攝影器材,跨越大西洋抵達加拿大,卻在第一天就花光了積蓄。他賣掉心愛的硬幣收藏,換來不到四塊錢,並將攝影用的放大機(Enlarger)抵押在二手商店,一年後在溫哥華定居了下來。

「我想他是懷著恨離開德國的,」他的老朋友魯特曼(Jack Rootman)說,這位瘋狂的外科醫師,數十年來曾多次陪伴他在城市裡拍照。魯特曼認為,正是 Fred Herzog 的戰時和戰後經歷,激發了往後強烈的攝影本能,那是一種必須親自確認、揭示、證實,並試圖看透真相的執著與衝動。「他發現自己曾活在一個真相比表面更加黑暗的社會⋯⋯而當他來到一個光明的社會時,他要確認它的真相和表面是否一致。」魯特曼說。

最終,這位在戰爭見識過太多的男孩,在相機背後找到了某種平靜,從而提煉出一種「探究事物原本面貌」的好奇心。自 23 歲定居溫哥華以來,他不斷帶著相機走上街頭,摸索出一條固定路線,穿越城市的繁華地帶,空曠的郊區和空地,並在往後 50 多年不斷重複。香菸廣告、告示牌、街頭塗鴉,霓虹燈和飲料招牌,被撕掉一半的海報拼貼,以及那些被遺忘的工人階級、邊緣者、少數族群,城市中較為雜亂而礙眼的一面,在他的鏡頭中永遠定格下來。

從殘瓦廢墟的年少時代,蹣跚走來,以明亮的色彩,照亮了另一座城市的歷史。攝影成為了記憶的避難所。而那些彩色膠卷,則成為 20 世紀溫哥華黃金年代的見證。

Crossing Powell, 1984. © Fred Herzog
Crossing Powell, 1984. © Fred Herzog
Newspaper Readers, 1961. © Fred Herzog
Newspaper Readers, 1961. © Fred Herzog

半世紀的孤獨,晚年功成名就

經過了多年沈寂,溫哥華美術館終於為 Fred Herzog 舉辦了首場回顧展,這也是他人生中第一場展覽。那是 2007 年,他已經 76 歲,滿頭白髮,距離第一次拿起相機,已過去半個世紀。多數情況下,這通常是一位藝術家在晚年最後的容光,但情況並非如此;相反的,他的職業生涯才剛要起飛。

2007 年起,多場回顧展相繼在紐約、柏林、倫敦和巴黎舉行。為了一睹他的作品,數百人在週末湧入加拿大各地的藝術空間,包括位於首都渥太華的加拿大國家美術館。2014 年,他獲頒 Audain Prize 視覺藝術終身成就獎,同年他的作品〈Bogner's Grocery〉被加拿大郵局以限量版郵票發行,成為國家級別的攝影大師。

「回顧展是一個轉折點。」曾主辦 Fred Herzog 展出的畫廊老闆安迪(Andy Sylvester)說。他認為,那些從 1953 年起拍攝並持續至今的大量彩色作品,早先於彩色攝影的全盛時期,對攝影史來說,無非是驚人的創舉。「一段時間之後,我相信 Fred 的作品將被列入彩色街頭攝影的萬神殿。」

Banff Meatateria, 1955. © Fred Herzog
Banff Meatateria, 1955. © Fred Herzog

除了對彩色攝影的貢獻,安迪也提到其中的不尋常之處。許多藝術家是在畫廊、博物館等機構的長期支持下,才能創作出重要的作品,幾乎沒有人像 Fred Herzog 這樣,在無人支持也沒有展出的情況下,持續創作這麼長一段時間;另一方面,那些在他晚年終於如雪片般飛來的名聲與榮譽,儘管是他應得的,卻也來得太迅速、太猛烈了一些。

「這是我 31 年來從未見過的現象,」安迪說。「因為通常這需要好幾十年的時間,但在家中樓下藏著一堆頑固地堅持的作品也很不尋常⋯⋯想想看,如果一位作家不斷的寫作,但 54 年來沒有人發表你的作品。我的意思是,你會放棄吧?」

在安迪的主導下,一場大型回顧展在溫哥華東區的 Equinox 藝術空間開幕了。這是 Fred Herzog 迄今為止最大的展覽,比 2007 年溫哥華美術館的展出還要盛大。超過 120 幅彩色照片,井然有序的掛在白色迴廊中,三層樓挑高的天花板,光線明媚,寬闊而亮眼。當 Herzog 走進這個空間,看見自己曾走過的街角、人群喧鬧的市中心、已經消失的商家店鋪,過去的時光歷歷在目,超過半個世紀無人知曉的漫長歲月,一路走來,他的心情是難以言喻的激動。至今安迪仍然記得那一刻,年過 80 歲白髮蒼蒼的他走進展場的畫面:

「他沉默了很久。然後他慢慢地,拿出相機開始拍照。」

作為 Fred Herzog 最完整的生涯作品集,此書《Fred Herzog: Modern Color》由德國出版社 Hatje Cantz 出版,收錄超過 230 幅作品,包含許多從未重製過的影像,彷彿沈睡半個世紀,完整重現這位攝影大師的豐富色彩和紀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