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自我內心的剖析或是釐清一些裸露的感受時,會調動人的原始反應,這是我在教堂內第一次告解時的感受。我並不信仰實質意義上的宗教,但在這第一次的告解中我發現了與我拍攝時產生了相同的一種狀態。在教堂中拿的福音卡上印著“跟我來”的英文字樣,跟我來,雖然我們不知最終去向何處,但這種不斷重複、行走的狀態,恰恰與我創作的過程很相似。

每天,我在平坦的大地上行軍般地移動,過程中,我並不明確自己在找尋什麼,直到各類空地與停車場發現了我,並讓我凝望它們,以及隨處可見的色彩標誌。在高度色彩感官刺激的背後,恰巧與我在街頭拍攝人物肖像的感受相符:熱情洋溢、友善禮貌,但隨著數量漸多,取代這種親切友好的互動是其個體背後龐大的機制系統,個體化的差異幾乎消失,只有非常少數人們的拒絕經驗,才能感受到我是在與一位真實的人互動。

這些色彩大多是實用主義的,城市成為一座巨大的遊戲場,個人成為角色,在匆忙地來去與親切的互動之下,形成一種”空殼“狀態,帶有空洞或是懸浮的意味。而這些空洞恰恰投射在那些空地之中,我在城市中遇見的空地或是停車場,它所擁有的巨大的空曠吸引我。它的空曠來自心理層面的一種感受,人們或車輛因為它的功能性在上面短暫地停留又離去,而它的意義只有在被利用的時候才真正成立,大多數時間它成為一片容易被人忽略的空地,而這些空地都帶有一種孤獨和倔強的氣質。
它們似乎在等待一種最後的安息或是利用,並且乘載了人內在無法說明的部份。

 

李毓琪,生於臺灣臺北,現工作、生活於北京,主要從事攝影、影像創作。

個展:
2010 “For Yura, Nenad And You”攝影個展, 多鬆咖啡, 台北, 台灣。
2011 “南港自宅電梯24H攝影展” , 南港自宅電梯, 台北, 台灣。 2013 “精靈幻舞在南橫公路上的桃源國中攝影紀錄發表” , 桃源國中,高雄, 台灣。 2016 “基本視力” , 流浪的攝影空間, 台北, 台灣。
2017 “基本視力” , 如故照相館, 北京, 中國。
2017 “基本視力” , 未艾公寓, 台南, 台灣。

聯展:
2010 格子趣”, 視盟, 台北, 台灣。
2010 “Lomo Life” , Mr. Wu art space, 台中, 台灣。
2011 “七張照片建構一天的世界”, MOCA台北當代藝術館, 台北, 台灣。
2011 “EPSON My Story” , 宣誠藝術中心, 台北, 台灣。
2011 “Geisai” , 華山藝文中心, 台北, 台灣。
2012 “街大歡囍”, MOCA台北當代藝術館, 台北, 台灣。
2013 “新・影” 台灣潛力新銳攝影聯展 , TIVAC, 台北, 台灣。
2013《台北日和》, 狂想劇場, 台北, 台灣。 2014 “好奇心”, DDC, 北京, 中國。
2014 “水鄉男子漢”, 東莞市人民政府行政中心, 廣東, 中國。
2016 TIVAC台北攝影博覽會, 華山藝文中心,台北,台灣。 2017 Wonder Fotoday攝影博覽會, 華山藝文中心,台北,台灣。 2017博藝畫廊第二屆青年潛力藝術家徵件展, 博藝畫廊,台北,台灣。
2018新光三越文化基金會第12屆國際攝影大賽入選, 新光三越,台北,台灣。
2019萬家燈火過年藝術項目,過年藝術項目微信公號,北京,中國。
2019 Wonder Foto Day台北國際攝影博覽會,松山菸廠,台北,台灣。

獲獎:
2011 “七張照片建構一天的世界”,MOCA,入選
2011 “EPSON“My story” ,宣誠藝術中心,入選
2013 TIVAC攝影獎,入選
2016 TIVAC攝影獎,評審獎
2018新光三越文化基金會第12屆國際攝影大賽,入選
2019 Wonder Foto Day台北國際攝影博覽會,評審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