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世世代代藝術家琢磨不休?

言語往往難以釐清我們慣稱為愛的複雜心理狀態,但藝術家創造的影像,總能把受到過度頌揚的情感淬煉得更深邃,看起來動人也誘人,而那並不表示啟發的成分有絲毫犧牲。放眼古典裸體攝影界、私人相簿或流行文化圈,古往今來,凡是展演多情和情慾化身體的場合,攝影從不缺席。

仔細想想,關於愛的現代神話該如何接受批判性檢視?哪一些表現形式在集體記憶中缺席,尤其是超越情慾之愛、出於同理與默契的相處方式?作為同名展覽的圖錄,《Love, Maybe》先拋出大哉問,接著請出多媒體裝置藝術、雕塑作品試圖拆解;另一方面,時而主觀、基進,時而以詼諧目光繞個彎批判的攝影作品,又從多方迂迴切入,為關於愛、情慾和溫柔的概念開闢出更多理解的途徑。

本書集結了來自 13 個國家、共 24 位藝術家的作品,包括 Akosua Viktoria Adu-Sanyah、Bianca Baldi、Matthieu Croizier、Nan Goldin(南.戈丁)、任航、Gabby Laurent、Boris Mikhailov、Paul Mpagi Sepuya、Dayanita Singh⋯⋯等人。愛在他們描繪的故事中長成幽默與脆弱的混血,富麗五官下隱約映出疑心、渴望和親密關係的萬千姿態。

除了豐富作品,展場創辦人 Eva-Maria Fahrner-Tutsek 醫生也為本書貢獻前言,論述專文則出自女性主義作家 Minna Salami 之手,而身為藝術史學家的策展人 Jana Johanna Haeckel 博士除了撰文以外,與藝術家 Paul Mpagi Sepuya 的對談紀錄也一併附在書中。

限時活動:2025 日本藝術書展特賣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