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民主不是憑空而降,是上街頭爭取而來的!」──謝三泰

一九八零年代中期,被禁錮已久的臺灣社會,在黨外運動方興未艾的浪潮中猶如怒濤,展現驚人的生命力與創造力,狂暴掙脫著近四十年的束縛與噤聲。而這解放的政治動能,以各種天馬行空的創意,在街頭恣意綻放,人民昂然面向彼時專制未歇的政府,對著國內社會、國際輿論,以笑淚血汗交織出一場場名為臺灣民主自由的盛大演出。

攝影集《街頭劇場》,從臺灣再次舉國服喪拉開序幕。1988 年蔣經國逝世,讓彼時黨國家天下的中國國民黨產生接班問題,1990 年第 8 屆中華民國總統選舉,國民黨爆發權力鬥爭,而同年 3 月 13 日,四十年來未曾全面改選過的國民大會竟自行通過「臨時條款修正案」,將 1986 年所選出的增額代表任期延長為 9 年,創下國會議員自行通過延長任期的惡例,引發同年的三月學運——「野百合」運動。

包括二二八事件及白色恐怖平反運動、反軍人干政等直指國家專政的倡議,街頭運動也逐漸發展深入社會各層面議題,諸如五二零農民運動、勞動人權、原住民運動、環保運動等等,以及現今幾乎成為生活一部分的選舉文化。而為爭取 100% 言論自由不惜以火焚身的鄭南榕,還有海外黑名單闖關等,則更加展現臺灣人民追求民主自由的決心與意志。

「身為一名紀實攝影工作者,從觀景窗看見與快門按落的,是歷史的偶然,但對於臺灣的民主自由來說,卻是步步艱辛的瞬間,這些過程不能只有我輩記得,這是我醞釀許久,將這些照片集結成冊出版的原因。我想讓更多沒有經歷過這段歷史的年輕朋友們,能透過我的照片理解到臺灣自由的空氣不是憑空就呼吸到,而是一群一群臺灣人胼手胝足爭取來的。」——謝三泰

謝三泰 (1958-) 出生於澎湖,二十歲當兵時,離開澎湖到臺灣,見到了從未看過的高山、河川、火車,開啟了他的眼界,同時也接觸了臺灣本土文學,試著從自己的雙眼和文學作品裡瞭解臺灣。當兵時,買了生平第一台相機,從此相機成了他探索世界的工具,代替雙眼,記錄下所見的土地與人、事、物。

三十歲到台北投入媒體工作,幸運地趕上了從戒嚴到解嚴,台灣政治氣氛轉變的時刻。曾任職於《自立早報》、《自立晚報》、《黑白新聞周刊》、《新台灣周刊》、《勁報》等媒體,以鏡頭記錄解嚴前後、五二零農民運動、國會全面改選、首屆民選總統等事件,見證了台灣民主運動歷程。近年鏡頭焦點關注於庶民生活,那些低頭勞動的婦女、雙手粗糙的勞工、面容滄桑的漁夫⋯⋯成長過程中熟悉的面孔,都成為他鏡頭捕捉下,動人的面容。2023 年榮獲吳三連藝術獎。

限時活動:聖誕禮物精選特賣!送禮指南全商品85折優惠

Related it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