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拍、社群媒體、低頭族⋯⋯手機掀起的影像革命

© Martin Parr
© Martin Parr

媒介即訊息,影像即媒介。手機向來不只是工具而已,它是媒介本身,更反過來重新定義了影像。當人手一支手機,掌握了產製和傳播影像的主導權後,凝視與受凝視、拍攝與被攝的界線益發模糊,擾動了既定規則,和自拍行為一起寫下當代攝影的新頁。

從低頭族螢幕中的七情六慾、拿舉手機的身體姿態、印度觀光客失控的自拍風潮,到奇觀化的 Google 街景影像、被 Instagram 審查封鎖的照片,5 本攝影書詰問手機世代的扭曲與真實。

 

▼ 書本訊息置於文末

 


 

低頭族的七情六慾:《#nyc》

© Jeff Mermelstein
© Jeff Mermelstein

《#nyc》將訊息視窗赤裸裸地放在單色藍幕,一則又一則直白傳遞的紐約簡史就此展開。本書是街頭攝影大師 Jeff Mermelstein 對於當代生活的多面性、喜劇性和心碎性的調查,幽默結合諷刺,喜劇色彩濃厚又彷彿詩歌體裁,揭示了紐約居民內心暗湧而往往不示人的豐富情感。

© Jeff Mermelstein
© Jeff Mermelstein
© Jeff Mermelstein
© Jeff Mermelstein

在火車上、公園長椅或街道路旁,當人們面對著手機螢幕中的自身倒影,彷彿百無禁忌,將自己內心的慾望、仇恨或尖酸刻薄,全傾瀉在不受約束的文字意識流中。新世代語言「acronym」(各單詞首字母縮寫形成新讀音)、「initialism」(字母縮寫按個別字母發音)、「truncation」(開頭的幾個字母表示整個詞)及「cipher wordplay」(密碼文字遊戲)在指尖底下快速閃動,偶爾被長篇訊息打斷;你來我往的文字譜成長篇《#nyc》,一個滿是奇怪需求的城市現象。

© Jeff Mermelstein
© Jeff Mermelstein
© Jeff Mermelstein
© Jeff Mermelstein

「這個計畫與其說是一本攝影集,不如說是一部書信體小說。一部偉大的小說作品的所有永恆主題都在那裡──幽默、心碎、悲愴、愛情──往往被包裹在世俗而欠缺優雅的對話中,構成我們的平淡生活。」── ArtNet

© Jeff Mermelstein
© Jeff Mermelstein

 


 

那些被IG封鎖的照片:《Pics or It Didn't Happen: Images Banned from Instagram》

Photo by @verajorgensen
Photo by @verajorgensen

2017年,Instagram 的用戶數突破 7 億,用戶年齡層以 20 歲世代居多,相較於逐漸「高齡化」的 Facebook,Instagram 反而得到更多年輕人的青睞。每天都有大量的照片被上傳到這個平台,同時平台也開始嚴格審查其中的內容。在 Instagram 的使用條款中,載明了「不得張貼含有暴力、裸露、半裸露、歧視、非法、侵權、仇恨、色情或性暗示的相片或其他內容」。然而在當今社會,許多創意者透過自我表現的方式創造圖像,他們不被舊有思想束縛,又或是說,他們只是做一個真實的自己。這些圖像挑戰著社交平台的界線,衝擊著社會對私照片的容忍度。

Photo by © Arvida Byström
Photo by © Arvida Byström
Photo by © Cassie Brown
Photo by © Cassie Brown

在 Instagram 擁有 170K 追蹤者的藝術家 Arvida Bystrom 與 Molly Soda,因為自身張貼的照片突然某一天被莫名刪除,重貼多次仍得到被刪的命運。這樣的事件每日在許多人身上不停發生,這樣單方面的審查致使他們發起了一個集結這些照片的活動:不存在的照片,讓這些被禁止張貼的圖像能夠重見天日。

Photo by © Amalia Ulman
Photo by © Amalia Ulman
Photo by © Maja Malo
Photo by © Maja Malo

這些審查制度,如同放大人們對女性身體的偏見,一張男性再正常不過的上空照,移植到女性身上便被冠上「不雅照」的罪名,甚至羅織出違背道德之罪狀,即使發布者根本沒有這樣的初衷。過分的審查與被污名化,反而詆毀女性權利,更囚禁了女性自身的身體。

Photo by @aleia_
Photo by @aleia_
Photo by © Stina Wolter
Photo by © Stina Wolter

《Pics or It Didn't Happen》一書集結了 270 張被 Instagram 刪除的照片,由多位用戶共同參與完成,其中包含許多知名網路名人(或藝術家、女權運動者)如 Petra Collins、Rupi Kaur、Amalia Ulman、Lina Scheynius、Harley Weir 等。這本書的主題範圍廣泛,從部分肢體裸露到含有體毛或經血的照片,以及裸照自拍與藝術創作;揭示了 21 世紀網路浪潮下,社會與人們觀點的衝擊與網路審查的爭議性。

Photo by @rupikaur_
Photo by @rupikaur_

 


 

Google街景奇觀:《The Nine Eyes of Google Street View》

《The Nine Eyes of Google Street View》由藝術家 Jon Rafman 耗時三年創作。說是創作,不過就是打開谷歌街景每天在電腦前環遊世界而已,是一件任何人都能達成的事情。街景車,由一位司機開著定義好的路線,相機自動地開啟快門捕捉街景。沒有攝影師、沒有模特兒,卻偶而地捕捉到難得一見的詭異事物,甚至也顯露一些在社會黑暗面、底層面的殘酷現實。這樣的視角,帶點新聞攝影、紀實攝影、街頭攝影的成份在,毫無虛假地真實反映這個世界。

這些由機械生產的街景影像,由一系列連綿不絕的街頭偶然事件組成,拼湊出人類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無常與荒誕,同時具有完全的公共性,意即只要擁有網路,任何人皆可以閱覽或取得這些圖像。世界各地的風土與景觀,正由街景技術轉換為數位圖像的形式,不僅有極高涵蓋率,甚至能直接在數位街景中移動;當所有地方漸漸公開透明化、數位化,何謂「他方」?親自前往某地的意義又是什麼?

本書隸屬法國出版社 Jean Boîte Éditions 的系列叢書「FOLLOW ME」,主要聚焦於網路上的新興藝術:從 Instagram 抓取大家與藝術品的自拍照所出版的《#artselfie》,到網路上蒐集北朝鮮前領導人的照片所集結而成的《金正日在看東西》等。這些照片並非由特定創作者創作,但透過網路的傳播,大眾的集結,反而成為另一種有趣的、富有探討性的話題,而成就藝術的目的。Jon Rafman 的創作計劃〈9 Eyes〉目前仍然在官方網站進行中。

 


 

拿舉手機的姿態:《Photos》

© Francesco Nazardo
© Francesco Nazardo
© Francesco Nazardo
© Francesco Nazardo

一台掌心大小的薄片狀方塊,邊緣銳利,背面鑲嵌一顆亮黑色的圓形鏡頭──這樣的物件,對於現代人來說稀鬆平常,儘管在 20 年前幾乎難以想像「人手一機」的世代景況。無論那螢幕中的顯像是反射出眼前的現實,或者映照出我們自身,手機已然成為人類生活中最不可缺席的工具,詮釋甚至取代了生活本身。

© Francesco Nazardo
© Francesco Nazardo
© Francesco Nazardo
© Francesco Nazardo

來自倫敦的時尚攝影師 Francesco Nazardo,藉由《Photos》系列中捕捉了科技與人的身體性。當手機被人們拿在手中,輕靠在關節之間,以掌心固定,手指並列、平行、懸浮其上⋯⋯一幀幀精緻優美的構圖在此顯現,同時相片中各種角度、曲面、厚薄、裝飾性的手機型號與配件,也成為一種現代科技產品的類型學。

© Francesco Nazardo
© Francesco Nazardo
© Francesco Nazardo
© Francesco Nazardo

Nazardo 擅於將鏡頭聚焦在微觀的人事與物性,對色彩和局部細節相當敏銳,混合直覺與編導,玩味視覺語言和內容間的關係,拍攝主題橫跨個人創作和商業攝影。

© Francesco Nazardo
© Francesco Nazardo
© Francesco Nazardo
© Francesco Nazardo

 


 

失控的自拍風潮:Martin Parr《Death by Selfie》

© Martin Parr
© Martin Parr

1997 年,韓國團體水晶男孩唱紅「Form 生 Form 死」(폼생폼사)一詞,意指死活都要顧及顏面;時隔廿餘年,曾任馬格蘭攝影通訊社主席的英國紀實攝影師 Martin Parr,則著眼於搏命自拍的現象,拍下人們追求一瞬精彩的模樣。無論時代如何變遷,人類似乎總在有意(或純然的意外)間,為某些攸關顏面的價值賣命。

喜愛另闢蹊徑記錄現實的 Martin Parr 發現,隨智慧型手機問世、自拍棒應運而生,旅遊時的例行公事也產生了劇變。於是,Parr 集結 32 張見證遊客自拍時刻的彩色影像,直接將封面設計成手機螢幕造型,出版成限量 1000 本的攝影小書《Death by Selfie》。

© Martin Parr
© Martin Parr
© Martin Parr
© Martin Parr

《Death by Selfie》中的大部分影像皆攝於印度。根據未經證實的數據顯示,印度不僅是最愛自拍的國家,「因自拍而亡」(death by selfie) 的案例數更遙遙領先全球。Martin Parr 大膽地推測「當愈多人死於特定現象,就會有愈多人前仆後繼地投入該行為」。乍聽祥和的休閒為何成為事故原因?細究相關死因,不外乎倒退拍照時失足跌落懸崖,或試圖援救被大浪捲走的自拍者。

© Martin Parr
© Martin Parr
© Martin Parr
© Martin Parr
© Martin Parr
© Martin Parr

儘管每張自拍僅承載一瞬丰采,但 Martin Parr 發現這項行為鮮少獨立存在,通常伴隨著因人而異的追求;有時,當場衍生而出的編輯、揀選工程甚至歷時十幾分鐘,自拍者彷彿遁入螢幕與內心世界中,反而脫離了甫拍下自身身影的現場。然而,若說自拍是一種極度的自溺,作為旁觀角色的 Parr 偶爾也意外涉入他者的私人經驗中,經歷了不少奇遇:「人們經常要求跟我一起自拍,只因為我是個西方人(當然,也因為我答應合照)。」

© Martin Parr
© Martin Parr
© Martin Parr
© Martin Parr

當人手一支手機,掌握了產製和傳播影像的主導權後,凝視與受凝視、拍攝與被攝的界線益發模糊,擾動了既定規則,非比尋常的趣味與風險遂從裂縫中湧現,和自拍行為一起寫下當代攝影的新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