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 年,韓國團體水晶男孩唱紅「Form 生 Form 死」(폼생폼사)一詞,意指死活都要顧及顏面;時隔廿餘年,曾任馬格蘭攝影通訊社主席的英國紀實攝影師 Martin Parr,則著眼於搏命自拍的現象,拍下人們追求一瞬精彩的模樣。無論時代如何變遷,人類似乎總在有意(或純然的意外)間,為某些攸關顏面的價值賣命。

喜愛另闢蹊徑記錄現實的 Martin Parr 發現,隨智慧型手機問世、自拍棒應運而生,旅遊時的例行公事也產生了劇變。於是,Parr 集結 32 張見證遊客自拍時刻的彩色影像,直接將封面設計成手機螢幕造型,出版成限量 1000 本的攝影小書《Death by Selfie》。

《Death by Selfie》中的大部分影像皆攝於印度。根據未經證實的數據顯示,印度不僅是最愛自拍的國家,「因自拍而亡」(death by selfie) 的案例數更遙遙領先全球。Martin Parr 大膽地推測「當愈多人死於特定現象,就會有愈多人前仆後繼地投入該行為」。乍聽祥和的休閒為何成為事故原因?細究相關死因,不外乎倒退拍照時失足跌落懸崖,或試圖援救被大浪捲走的自拍者。幸好,隨著印度當局開始出手干預,例如強制遊客在熱門划船景點烏塔卡蒙德湖穿戴救生圈,並禁止在划船時進行任何自拍行為後,2018 年因自拍而亡的人數,便從前兩年的 68 人銳減為 2 人。

儘管每張自拍僅承載一瞬丰采,但 Martin Parr 發現這項行為鮮少獨立存在,通常伴隨著因人而異的追求;有時,當場衍生而出的編輯、揀選工程甚至歷時十幾分鐘,自拍者彷彿遁入螢幕與內心世界中,反而脫離了甫拍下自身身影的現場。然而,若說自拍是一種極度的自溺,作為旁觀角色的 Parr 偶爾也意外涉入他者的私人經驗中,經歷了不少奇遇:「人們經常要求跟我一起自拍,只因為我是個西方人(當然,也因為我答應合照)。」

當人手一支手機,掌握了產製和傳播影像的主導權後,凝視與受凝視、拍攝與被攝的界線益發模糊,擾動了既定規則,非比尋常的趣味與風險遂從裂縫中湧現,和自拍行為一起寫下當代攝影的新頁。

Martin Parr 於 1952 年生於英國,幼年受身為業餘攝影師的祖父鼓勵而對攝影萌生興趣,並在曼徹斯特理工學院攻讀攝影時開始大量創作。Parr 憑藉創新的影像、不落俗套的紀實風格而聞名,於 1994 年成為馬格蘭攝影通訊社成員,並在 20 年間擔任主席長達 4 年。

在持續創作、舉辦個人展之餘,Martin Parr 亦擔任教職、積極投入策展工作,先後擔任 2006 年紐約攝影節及 2010 年布萊頓攝影雙年展的策展人。Parr 曾榮獲 2006 年 Erich Salomon Prize、2008 年 Photo Espania 終身成就獎、Sony World Photography Award 傑出貢獻獎等。至今已出版逾 120 本書,並於 2017 年成立了同名基金會,不分資歷深淺或出名與否,致力於支持任何持續為不列顛群島創作的攝影師。

Related it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