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構時間:透過當代眼光編輯的檔案影像

© Aikaterini Gegisian
© Aikaterini Gegisian

時間被凝結在相紙上,經年累月顯得更加濃稠。

自柯達公司發明可攜式箱型相機起,人們始有機會透過隨拍記錄日常生活。隨著 60-70 年代以降大眾流行文化爆炸式發展,影像開始為各種商業目的而生,攝影者與他鏡頭前的客體則受到大時代背景的牽動,反覆地交互影響。

經過時間推移,那些時代所產出的影像可能被遺忘在家裡儲藏室的最角落,最後被時間的洪流沖進古玩二手市集的相紙堆;部分可能別具歷史意義,或徹底不合時宜。它們今日再被置於我們眼前,好像一顆顆時光膠囊,拆解開來也許能激起意料外的共鳴或驚喜。

本次專欄中的五本書,創作者透過各自獨特的視角,將通俗攝影或檔案影像編輯成書。影像是我們回顧大歷史脈絡的重要媒介,也是窺探過去人們個體生命政治的窗口。

 

▼ 書本訊息置於文末


 

解構70-80s大眾文化的印象派拼貼:《Handbook of the Spontaneous Other》

© Aikaterini Gegisian
© Aikaterini Gegisian

這些圖像令人好奇又著迷,仔細看的話甚至有點猥褻。希臘藝術家 Aikaterini Gegisian 在《Handbook of the Spontaneous Other》中將60、70年代西歐和美國的各種檔案影像徹底拆解,把內容從原始語境中解放出來,重塑成這些暴亂又繽紛的59幅拼貼畫。她大肆玩弄顏色、形式、主題,揭示其中隱藏的邏輯和弦外之音。

© Aikaterini Gegisian
© Aikaterini Gegisian

那些年,音樂、電影等大眾流行文化才剛剛開始因為收音機、電視的普及而大幅發展開來。「什麼才稱得上是幸福又令人稱羨的人生?」男人該擁有事業、開名跑車載著性感又苗條的嬌妻?刻板理想一個個浮現,生命的價值開始被主流資本主義思想量化、並且商品化。在 Gegisian 重新拼湊出來的一幅幅作品中,那大時代所頌揚的至高人生藍圖被顛覆了,個體的性別身分政治彷彿獲得久違的釋放。

© Aikaterini Gegisian
© Aikaterini Gegisian

Gegisian 解構舊觀光手冊、色情雜誌、《國家地理》等書刊中大量的影像,依循色彩學和形而上學的論述,試圖尋找一種逾越流行文化的禁錮,重新看待自我及快樂的方式。

© Aikaterini Gegisian
© Aikaterini Gegisian

 


 

照片的考古學家:《The Many Lives of Erik Kessels》

© Erik Kessels
© Erik Kessels

Erik Kessels 是一個沒有相機的攝影師。對他而言,攝影是現成的元素,他引入個人選擇,進行取樣和再語境化。無論科學的、工業的、公共的和私人的,Kessels 的創作取自多元的檔案類型,而家庭照片則是他豐沛的靈感來源。他最受歡迎的系列作品「In Almost Every Picture」始於 2000 年,每本書聚焦於業餘拍攝者們各自的痴迷,以及背後非常個人化的照片故事──它們藏在互聯網上的深處,或藏在眼前的家庭相冊裡,尚未被講述出來。「對我來說,我就像考古學家一樣去挖掘它們、研究它們。試圖找到故事,嘗試想像故事。」

In Almost Every Picture 13 © Erik Kessels
In Almost Every Picture 13 © Erik Kessels

《In Almost Every Picture 13》 的主角是隨拍史上最常出現在鏡頭前的東西之一:一塊莫名又巨大的陰霾。Kessels 把含有亂入的手指侵佔畫面半邊天的舊照片全部搜羅在一塊。

In Almost Every Picture 11 © Erik Kessels
In Almost Every Picture 11 © Erik Kessels

《In Almost Every Picture 11》 的主角是從頭到腳一身精裝打扮的婦人。就像現在 instagram 上的 #ootd,她的先生總是為他拍攝紀錄打扮的全身美照,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她總是有半身浸在水裡。從她的妝容、髮型和時裝,不難發現這是歷時好多年兩人持之以恆的合作,一個可愛又充滿惡趣味的計畫。

In Almost Every Picture 9 © Erik Kessels
In Almost Every Picture 9 © Erik Kessels

《In Almost Every Picture 9》 聚焦一對恩愛的夫婦共同養的一條小狗,這隻狗在他倆的居家照中一再出現,但第一眼下來也許看不到他。因為他實在太黑,黑到剩下一坨影子。

In Almost Every Picture 9 © Erik Kessels
In Almost Every Picture 9 © Erik Kessels

「圖像的意義已經完全改變了,」他說。「它的存在只是為了分享,僅有著極為短暫的生命週期。人們不再保留圖像了。他們只是消費、再扔掉。」在如今所謂的攝影復興時代,人們在午餐前看到的圖片或許比 18 世紀的人一生所見的還多;圖像的魅力不再關乎於它的壽命,而來自觀者賦予它的重要程度。

 


 

如夢似幻的感性敘事:《Dive Dark Dream Slow》

© Melissa Catanese
© Melissa Catanese

「她深沈地呼吸,在此刻忘卻了寒冷、存在所背負的重量、該是赴湯蹈火抑或靜若止水的生命、生死的煎熬。那麼多年來,為躲避恐懼她無謂卻瘋狂地逃亡,終於在這一刻靜止了下來......」以作家卡繆所寫的這段話作為楔子,《Dive Dark Dream Slow》開啟一段如夢似幻的敘事。

© Melissa Catanese
© Melissa Catanese

Melissa Catanese 是一位擁有一間攝影書店的攝影師,同時也負責整理紐約最具規模的通俗攝影(Vernacular Photography) 檔案庫 Peter J. Cohen Collection。她檢視這琳瑯滿目又龐大收藏時,透過私人又直覺的視角,揀選出一系列照片,收錄於本書。這些沒有主人、穿越了幾十年的迷樣照片在他充滿詩意的編排下透露著安靜又神秘的力量、曖曖內含光。

© Melissa Catanese
© Melissa Catanese

她從這些照片所凝固的長久又濃稠的時間中,汲取、視化人能有所共鳴的情緒:期待、恐懼、欲望⋯⋯整部作品彷彿反覆暗示、挑逗著即將到來的什麼大轉變,玩味著將被顛覆的情緒臨界點。

© Melissa Catanese
© Melissa Catanese

1943 年遮敝了中東半邊天的飛蝗過境、魚雷爆炸造成海面上出現巨型水瀑、濃霧森林裡曙光乍洩的畫面,暴力/溫柔、天真/世故、偽裝/赤裸,這些對比性質的人類認知,穿插在書頁間創造一股張力,誘惑著觀者尋根究底一頁一頁地翻下去。

© Melissa Catanese
© Melissa Catanese

 


 

酷兒的抒情詩:《I Wish I Never Saw the Sunshine》

© Pacifico Silano
© Pacifico Silano
© Pacifico Silano
© Pacifico Silano

美國觀念藝術家 Pacifico Silano 投入同志文化歷史影像的發掘,將重新發現的內容拼貼出一種屬於酷兒的憂鬱,有關渴望和失去的心情敘事。他重新裁切、重疊、組織那些翻找到的舊同志色情照片,除了隱晦地賦予它們新意,也嘗試哀悼 80 年代愛滋病大流行對同志社群造成的破壞性影響,以此紀念被那場風暴帶走性命的舅舅。

© Pacifico Silano
© Pacifico Silano
© Pacifico Silano
© Pacifico Silano

《I Wish I Never Saw the Sunshine》是 Silano 第一本藝術書,經折裝的書頁可以分段觀看個別段落,也可以拉開當作一長串的影像剪貼閱讀。這些畫面激起一股同時暖心、懷舊卻有什麼尚未完成的感覺,必須要翻開全部書頁一覽全局。

書中他使用的素材大多來自紐約大學圖書館中的 Fales Library & Special Collections,裡頭專門收錄稀少罕見的手稿和書籍檔案。有一天,Silano 意外從自己的心理諮商師那邊得知這個圖書館所擁有的豐沛資源,因為諮商師的另一位病患就是那裡的館員,而圖書館才正收到已故惠特尼美術館策展人 Richard Marshall 捐贈遺留下來的大量來自 80-90 年代舊同志色情書刊。書名取自 The Ronettes 的老歌〈I Wish I Never Saw The Sunshine〉,歌者好像在做一場充滿情緒起伏的白日夢。

 


 

超越菁英審美觀的巨量影像收藏:《An Educational Archive of 2863 Slides》

《An Educational Archive of 2863 Slides》收錄 Frido Troost 在荷蘭皇家藝術學院開課用到的 2863 幅影像材料。Troost 是一位藝術史學家,很早期就開始大量蒐集各式各樣的攝影作品,可稱是尋古的先鋒。彩色正片、銀版、蛋白印相、立體攝影、家族相片都在他的羅列範圍以內,無奇不有。

他海納各式各樣的平面媒材,如繪畫、廣告、色情書刊等;從他的收藏和排列方式,觀者可以嘗試洞察這位教授如何思考影像內容、如何詮釋每幅畫面之間的連結。人們可以自由吸收這堆拋開菁英審美觀的圖像,運用屬於個人背景的眼光,觀摩影像歷史裡的這一大塊切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