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 特輯:疫情新日常下的藝術創作

© Antoine D'Agata
© Antoine D'Agata

2020 年,新冠肺炎橫掃全球,各地醫護人員在防疫資源緊縮的情況下,奮不顧身地救人。有些國家當機立斷對外封鎖邊境來預防病毒入侵,有些為了防堵已入侵的病毒擴散,頒布嚴格規範對內封城並強制民眾居家隔離。全球經濟停擺之下,許多企業員工突然遭到解雇或減薪,有孩子的父母必須同時兼顧遭逢學校全面停課的幼童和遠距工作的時間。在某些國家,長久累積的社會問題轉眼間浮上檯面,從未消失的階級問題越顯深刻不公,促成改革聲浪四起。Covid-19 帶走無數條毫無防備的寶貴性命,也深刻影響了公共社會體系下的每一個個體。

本次專欄蒐集的五本書中,各地創作者透過個別手法,關注全球後工業社會所面臨的劫難,有的透過人道的角度詮釋疫情對這個歷史節點造成的不可逆改變,有的透過幽默的角度去習慣它所帶來的新日常。

▼ 書本訊息置於文末


 

致首相強森的一封信:《The COVID Letters: A Vital Update》

© 住在布里斯托爾的 Kit (3 歲)
© 住在布里斯托爾的 Kit (3 歲)

2020 年 3 月,新冠肺炎疫情橫掃英國之際,首相強森第一次頒布了全國防疫封鎖令 (National Lockdown)。作為英國首相官邸的唐寧街 10 號,向全英國發出一封信,下令所有人民不准外出、嚴格執行居家隔離全面抗疫。長期資金匱乏的英國國民保健署(NHS)面臨快速蔓延開來的緊張疫情,醫護人員只能在防護設備極度緊缺的狀況下上場救人。全國民眾怨聲載道,因為在疫情爆發開來之前,執政內閣未更積極採取應對措施,讓病毒有機可乘,最後才不幸擴散開來。

對本書作者英國設計師 Jonny Banger 來說,這封信來時已晚。當時的 Banger 正在二刷他為募資目的而設計的 NHS x NIKE 盜版聯名 T-shirt。他用募集到的資源,聯合被迫暫時歇業的餐飲業者建立食物銀行,緊急提供加護病房和護理之家中日夜無休醫護人員的三餐。

此外,他懷疑養尊處優的強森不知民生疾苦,因而想到了一個點子。他在社群網站上對全英國16歲以下的孩子公告:「如果你們家也收到強森的信,歡迎在上面畫畫,或任意設計,再把成品寄給我。」本書蒐集了所有他收到的回覆。

© 住在曼斯菲爾德的 Lucas(8 歲)
© 住在曼斯菲爾德的 Lucas(8 歲)
© 住在牛津的 Memphis(3 歲) & Niko(6 個月大)
© 住在牛津的 Memphis(3 歲) & Niko(6 個月大)
© 住在湯頓的 Alfie(10 歲)
© 住在湯頓的 Alfie(10 歲)
© 住在曼徹斯特的 Ruby(14 歲)
© 住在曼徹斯特的 Ruby(14 歲)
© 住在斯特勞德的 Otto(10 歲)
© 住在斯特勞德的 Otto(10 歲)

250幅色彩鮮艷明亮的圖畫中,夾帶犀利大膽的諷刺和建言,當然也不缺少向英國國民保健署(NHS)溫馨的喊話和鼓勵。

© 住在利物浦的 Poppy(11 歲)
© 住在利物浦的 Poppy(11 歲)

 


 

各地攝影師檢視2020年突如其來的現實:《Decades (No.1 2000_20 Issue)》

由攝影師岩根愛所編,《Decades》攝影雜誌收錄 10 位橫跨世界各地的攝影師,分別攝於 2000 年及 2020 年的作品。在兩組作品對照之下,讀者得以觀察他們如何捕捉這 20 年間的物換星移。其中幾位攝影師創作於 2020 年的作品深刻地捕捉疫情下世界的變化。

© Antoine d'Agata
© Antoine d'Agata

Antoine d'Agata〈COVID-19, Paris, France, Lockdown, 2020〉

巴黎第一次封城時,法國攝影師 Antoine d'Agata 帶著他的熱成像相機上街,他注意到留在街上的只剩下社會邊緣無家可歸的人們。疫情凸顯出從未消失的階級差距,並且深化著它。他冒著感染風險進到醫院中捕捉醫護不計代價的付出,「他們貫注超出時薪酬勞的心力照顧病人,病危的患者在護士的臂彎中有尊嚴的過世。」

這個計畫中他約製作了 6000 多張街拍、5000 多張醫院裡的紀錄。Antoine 試圖透過熱成像技術捕捉人類剝去其文化特殊性後的本質。

© Antoine d'Agata
© Antoine d'Agata

 

駱丹〈Nowhere to Run〉

中國攝影師駱丹原本已經打包行李上車,準備要橫跨中國各省執行攝影計畫。他預計在和家人吃完除夕團圓飯之後直接上路,不料這時電視卻傳出武漢封城的消息。隨後幾天,各社群平台不斷更新疫情發展,肺炎帶來的恐慌密佈全中國。各省、各城市甚至各村落都開始設立檢查站控制人口進出,人們開始在嚴格的防疫規範下度日。

駱丹戒慎恐懼地看著病毒於各國迅速蔓延的新聞,最後居家隔離直到整個春天都過去了。疫情相對穩定後,他仍然懼怕搭乘密閉的大眾交通工具和擁擠的地方,最終選擇前往藏疆地區拍攝了無人煙的開闊地景。在此地解除了半年多來的壓抑、焦慮、和恐懼,獨身游移於壯闊的大自然之中,他如獲新生。

© 駱丹
© 駱丹

 

岩根愛〈A New River Flows〉

日本攝影師岩根愛來到岩手縣北上展勝地綿延2公里的櫻花樹道,拍攝因為新冠疫情空無一人的景致。四月,福島避難區絢爛開綻的櫻花,因輻射而被遙遠地隔絕開來;岩手縣北上風景區的叢叢櫻花林,在新冠疫情籠罩下人煙罕至,燈光不再於夜間亮起。彷彿熄滅了的地方,人與獸之間的界限變得模糊。魔幻離奇的色調呼應著一位福島雙葉町的鼓手曾告訴他的詭譎傳說:

在所有人都離開之後,
伏地爬行的惡鬼,
深入櫻花樹林。

© 岩根愛
© 岩根愛
© 岩根愛
© 岩根愛
© 岩根愛
© 岩根愛

 


 

逃脫居家隔離的遊戲:《Décor-Export》

© Eric Tabuchi, Nelly Monnier
© Eric Tabuchi, Nelly Monnier

因巴黎疫情爆發而被封城令困在家中、發悶過頭的兩位法國藝術家 Eric Tabuchi 和 Nelly Monnier,某天想到了一個開脫計劃:他們在綠幕前面拍攝兩人表演一些動作,如問路、臥坐、走路、擺 pose 拍照等,並且在網路上號召民眾「下載這些去背照片,帶我們倆出去玩吧!」

© Olivier Ruffinetto-Delhaise
© Olivier Ruffinetto-Delhaise
© Fabien Dendiével
© Fabien Dendiével

在兩週內他們收到接近 1000 張投稿,有的幽默地調侃現狀局勢,有的則單純優美動人......他們到地熱谷觀光、飛到廣州的釦子批發商店打工、在海邊玩沙,甚至時光旅行到 90 年代,拿著紙本地圖在遊樂園裡玩耍。

© Jiali Lou
© Jiali Lou
© Olivier Soulié
© Olivier Soulié
© Thomas Sauvin
© Thomas Sauvin

這所有圖片的共同點只有,兩人在這些影像中終於得以不擔心群聚感染風險,平平安安出門、快快樂樂回家。書的最末還附上 9 張兩位藝術家進行各種活動樣子的貼紙,彷彿也透過這本書的發行、透過物流,拿到這本書的人將他們隨處黏貼,而真的旅行出隔離中的巴黎。

© Jill Gasparina
© Jill Gasparina

 


 

陽台外,日夜播送的漫漫長片:《View Point》

© Thomas Lohr, Olu Odukoya
© Thomas Lohr, Olu Odukoya

2020 年五月,巴黎第一次封城時,德國攝影師 Thomas Lohr 才剛搬到巴黎兩個月。獨居的他,原以為整天盯著一片白牆絕對什麼都創作不出來,結果反而產出了一本 608 頁的攝影書:裡面全都是自他封城以來的 56 天居家隔離期間,從陽台鳥瞰出去,用 iPhone 拍攝寥寥無幾路人和空蕩的街景。他將這些相片上傳至 instagram 與社群互動以排解自己的寂寞。

© Thomas Lohr, Olu Odukoya
© Thomas Lohr, Olu Odukoya
© Thomas Lohr, Olu Odukoya
© Thomas Lohr, Olu Odukoya
© Thomas Lohr, Olu Odukoya
© Thomas Lohr, Olu Odukoya

「從遠處觀察路人,現實好像變成一部電影,這樣做幫助了我熟悉這奇異的生活新常態。」Lohr 說道。有些路人漸漸成為熟面孔,他們的路徑變化成為他觀察的焦點,疫情走向、其嚴重程度的變化也讓他注意到人們肢體動作中顯微的不同。

© Thomas Lohr, Olu Odukoya
© Thomas Lohr, Olu Odukoya

平面設計師 Olu Odukoya 參與了此次製書,他在 Lohr 的影像上加了許多符號和幾何圖形,凸顯出過度緊張的社交距離,幫助把每個獨立個體放進群體的角度對待。他也將一些這次全球事件下誕生或開始普遍被使用的單字、能夠代表這個時代的關鍵詞蒐集於書的末頁。

© Thomas Lohr, Olu Odukoya
© Thomas Lohr, Olu Odukoya

 


 

在家靜靜凝視本以為已經熟透的事物:《HOTSHOE 205: At Home》

2020 年 COVID-19 肆虐之下,各個國家和城市分別強化區域間的界限,許多為了工作或創作而旅居他國城市的人們,紛紛回到故鄉家中,靜待疫情風波平息。在這個時間點,許多創作者回到家中與親人團聚,長時間相處。

這期 Hotshoe 雜誌《At Home》當中,編輯團隊以「拍攝最熟悉的事物」為主軸,搜集過往 14 位攝影師受到自己家人啟發,在自己屋內、或後花園等居家生活範圍所拍攝的系列作品。

© Christopher Anderson
© Christopher Anderson

Christopher Anderson〈Pia〉

馬格蘭通訊社攝影師 Christopher Anderson 在兒子誕生後,自然地拿起相機紀錄家庭生活,不希望讓任何一刻消失於無形。兩年後回頭看那些相片,他發現自己過去生命的一切經歷,其實都在為了拍攝那些相片做準備。〈Pia〉中他以新誕生的小女兒為繆思,裡頭不但顯示他們的父女連結,也見得到女兒在畫面裡逐漸掌握話語權的過程。

© Christopher Anderson
© Christopher Anderson

 

Larry Sultan〈Pictures From Home〉

美國攝影師 Larry Sultan 在 80 年代經常往返他在南加州的家,編導式地拍攝他的父母。1992 年出版的作品中收錄家庭影片裡擷取的畫面,父母的對話和一些日常隨拍。這樣的編排交織了兒子對自己雙親的印象、和現實之中真實的記錄。事實和記憶的界限越顯模糊,攝影師與他的對象之間的距離滑移,透露專屬於這個家的纖細感性。

© Larry Sultan
© Larry Sultan
© Larry Sultan
© Larry Sultan
© Larry Sultan
© Larry Sultan

 

Raymond Meeks〈Ciprian Honey Cathedral〉

美國攝影師 Raymond Meeks,一向以其詩意的構圖和書籍形式捕捉那些微小的意識和明白某事的瞬間。在〈ciprian honey cathedral〉中,Meeks 將他的雙眼移至自身周圍,試圖捕捉在熟悉的人和環境裡,一些細小微妙的狀態。Meeks 長期鑽研人類如何去建構各自的世界──佔有了什麼,又留下了什麼。

© Raymond Meeks
© Raymond Meeks
© Raymond Meeks
© Raymond Meeks
© Raymond Meeks
© Raymond Mee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