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攝影師 Alison McCauley 自小就隨著擔任水力發電工程師的父親遊遍各國,然而大航海時代的海上霸主血液並未流到 20 世紀,她總對當下所在之處缺乏歸屬感,堅信下一個去處會更美好。居無定所的日常,唯獨無以名狀的離地感如影隨形,當 McCauley 嘗試以影像呈現糾纏一生的不安,《Anywhere but here》一書宛然可見漂泊的痕跡,每一幀黑白照上,全是關於記憶與地方的永恆思索。

從 2008 年累積至今、場景遍及世界各地的影像,深刻反映著 McCauley 的每段情緒;在恆常的遷移渴望和對於歸屬的困惑間,她藉由按快門紓解矛盾,攝影於是生出近似文學層面的淨化作用,令處之泰然的平衡點逐漸浮現。儘管受文明社會規訓的理性,告訴向來過著半遊牧生活的她「人人都該屬於某處」,她卻不願意就此順服,因為這股不停思索著依歸的習慣,正是促使她持續創作的原動力。

匿名的身軀任水波淹沒;空中有鳥隻成群翱翔,也有氣球各奔東西;城市特有的紊亂光流撲向窗戶湧入飯店;轉瞬即逝的一幕幕景色掠過車窗⋯⋯深受移動狀態吸引的 McCauley,自然也著迷於具過度性質的閾限空間,無論那是一瞬混沌或凝結,她只能無法自拔地拍下每個介於動與靜之間的魔力。

「這些照片當然都源自現實——受主觀扭曲過的現實——呈現我歷經種種浮動剎那的心理狀態。」《Anywhere but here》意在探討不屬於任何時空的心理狀態,因此每個畫面皆不存在明確的地理標誌或實際參考點,隨之產生的敘事也因觀者而異,彷彿擁有生命的夢境般自由發展。特別的是,McCauley 出版《Anywhere but here》前一向堅持手工製書,即使首度採取商業模式量產,本書仍保有開放且詩意的觸感,無論從哪一頁翻開,都將墜入一場始末朦朧的夢幻旅程。

Alison McCauley 生於 1961 年,擁有視覺藝術榮譽學士學位。她擅長以攝影探討身分、歸屬感和記憶等議題,從不精心安排場景,只憑主觀拍下眼前的人與地方,事後才梳理影像,織就純直覺的非線性敘事並製成手工書,成品不僅獲泰特圖書館暨檔案庫、法國國家圖書館、美國攝影中心、坎城圖書館納入館藏,作品亦曾躍上歐美各國的媒體。McCauley 目前以日內瓦、坎城兩地為據點創作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