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l Andre (1935-2024) 是極簡藝術 (Minimal Art) 運動的代表人物之一,此運動於 1960 年代後期在美國興起。Andre 出生於美國麻薩諸塞州的工業城市昆西,在詩歌愛好者的父母影響下,他對文學和藝術產生興趣,開始其藝術家生涯。初期作品受 Constantin Brancusi 影響、創作木樑雕塑,而後提出著名「作為場所的雕塑」(sculpture as place) 的概念,同時確立了盡可能不加工素材的表現方式。

《カール・アンドレ 彫刻と詩、その間》(在雕塑與詩歌之間)是 Carl Andre 在日本 DIC 川村記念美術館舉辦的首場個展,並延伸推出同名專著。展覽以「彫刻」和「詩」兩個主題規劃展區,並聚焦於兩者所構成的「空間」;觀眾在這些展示室之間穿梭,貼近這位極簡藝術大師的創作活動。Andre 在 2024 年 1 月 24 日展覽開幕前於紐約逝世。

Andre 的作品尺寸由他自身能夠搬運的大小決定,所使用的素材也堅持純粹,如:無雜質的金屬、原木和未加工的石材。然而,材料的細節,卻與其嚴謹、無機質的第一印象相悖——金屬的光澤或鏽蝕、木材的紋理、石材的重量,展現出物質本身所展現出的穩重與內斂。這些作品根據場地規模、以規則的排列方式直接放置在地面上,而所有單元的大小和形狀卻並非完全一致。

此展同時展出 Carl Andre 的詩作。他一生創作了超過 2000 首詩,在以雕塑家聞名之前,其詩人身份也備受推崇。Andre 使用打字機輸入語言片段,這些詩作反映了他在文學、藝術、歷史及政治等多個領域的思考,既可作為文學欣賞,亦是視覺表現實驗,與其雕塑作品中所展現的空間與結構意識相呼應。

限時活動:第7屆泡書節 ~線上國際藝術書展~ 2025 Booobles Festival

Related it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