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眾人談及攝影,多數時候會聚焦於攝影師本人的創作過程,我們談論攝影技術、色彩調度、構圖與背後動機,試圖跟隨拍攝者的目光、躍入他建構的世界,卻忘了若是少了影中人,畫面中的張力是否還會存在,是否依舊深刻動人?

拋開對於一張照片單面向的觀看與解讀,攝影從來不只關乎攝影師本人,而總是與鏡頭彼端的人物相關。在那些或偶然、或經過安排的時刻裡,拍攝者與被攝者牽動著彼此,共同創造留存於影像中的永恆瞬間。

由布朗大學現代文化與媒體、比較文學系教授 Ariella Aïsha Azoulay、美國攝影師、教育家 Wendy Ewald、美國攝影師、馬格蘭通訊社成員 Susan Meiselas、加州柏克萊大學非裔美國人研究副教授 Leigh Raiford 與耶魯大學電影與媒體研究、性別與性別研究教授 Laura Wexler 五位學者共同編撰,本書《Collaboration: A Potential History of Photography》向大眾拋出一項探問:「若是我們嘗試打破視攝影為『單一創作者』的傳統,而改以『協作』的角度出發,將從中學習到什麼?」

全書共有八個章節,透過 100 多個攝影項目考察,集結影像、攝影師自述、相關文獻與第三方視角等文本,帶領讀者放眼天下,分別從東、西方文化看拍攝者與被攝者共創的過程,將攝影從個體行為擴及至一種集體行動。

Related it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