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簡潔地說明法國藝術家 Laure Tiberghien 對攝影媒介的實驗熱忱,不妨這麼說:她是個不用相機的攝影師,專門創造不含主體 (subject) 的照片;所以,舉凡時間與光和五顏六色交迸的一切綺麗反應,都是其首本同名攝影專著《Laure Tiberghien》的主題。

當初迷上攝影時,Tiberghien 其實和大部分人沒什麼兩樣,同樣受比較傳統的照相行為吸引:「不過,攝影既然被比擬為光的書寫,我也越來越受最貼近本質的部分吸引,緊接著就開始思考抽象、主體這些概念在攝影裡的定義。」從記住特定對象,到純粹錄下光的存滅,思維回歸根本後改寫了扁平的機械性;而著迷於攝影的視覺和造型面,又樂於實測媒介發明潛力的 Tiberghien,遂發展出「避免使用相機」的奇特創作方式。

啟動一連串融合化學物質、光和時間的交互反應,《Laure Tiberghien》中近百幅繽紛眩目的作品,令人聯想起一場場經過精心算計的美麗意外,背後除了為構圖而拿捏的精巧講究,色彩亦是在一番測試後,才審慎調度出心目中的配色關係。當然,承載圖像的表面也擁有左右實驗結果的莫大力量,譬如 60 年代問世的 Cibachrome 相紙,能渲染出清晰中不失濕潤的濃郁效果;相對的,金屬相紙則名符其實地凸顯出強烈的金、銀、白調,以豐富質地點綴著全書。

儘管持續數年的藝術實踐已奠定了純熟技藝,有時候,Tiberghien 仍喜歡讓機緣說服註定,一邊為形形色色的光影賦予生命,一邊形成一套超脫了機械複製宿命的美感邏輯,毋須訴諸情感或意有所指,經此法門而生的作品也必然鮮明獨特。另一方面,本書特邀將攝影引入造型藝術範疇的獨立策展人兼藝評人 Erik Verhagen 撰文,一如圖像啟發語言般,字句也穿插在書頁間推著圖像汩汩流動。

Laure Tiberghien 於 1992 年生於法國,於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取得高等造型表現國家文憑,認為藝術中的「抽象」可以想像成一種先於任何象徵、符號或圖形的存在,純粹與光有關。自 2016 年以來,她舉行過《La Société Lumière》、《Moments Artistiques》、《8 minutes et 19 secondes》等八場個人展覽,並在法國、摩洛哥等地駐村創作;曾榮獲法國阿爾勒攝影節的發現獎及法國國立造型藝術中心、Elles x Paris Photo 等單位的獎助金,並獲得法國國家圖書館、法國國立現代藝術博物館、諾曼第地區當代藝術基金等機構典藏。Tiberghien 現居巴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