晝與夜、盛怒與溫柔、需求與抗拒、幾何與抽象、焦慮與平靜、恐懼與狂暴⋯⋯各種強烈情感和形式張力,驅動著上世紀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家 Louise Bourgeois,使她不斷創造出無比震撼人心的藝術;而看似不可能並存的極端特質,也正是同名展覽圖錄《Louise Bourgeois: Has the Day Invaded the Night or Has the Night Invaded the Day?》意圖呈現、探究及反思的面向。

綿延 70 年的創作生涯鋪展成近 300 頁篇幅,小自思緒細膩的水彩畫,大至龐然超過人體尺度的雕塑,逾 120 件精選作品揮灑開來,召喚出悠悠歲月中繁衍不休的危機感——每件作品,皆如一場危機。從 40 年代的「人物」雕塑系列作,到 90 及 2000 年代堅韌中不失柔軟的紡織,本書不但探討矛盾的能量如何催化作品,也將 Bourgeois 涉及的廣度及深度呈現得再清晰不過。

圖文並茂的《Louise Bourgeois: Has the Day Invaded the Night or Has the Night Invaded the Day?》廣邀策展人、多位寫作者特地撰寫全新文章,包括包括新南威爾斯美術館首席國際藝術策展人 Justin Paton、紐約社會研究新學院助理教授兼精神分析學家 Jamieson Webster、洛杉磯作家 Chris Kraus,以及十分仰慕 Bourgeois 的電影導演 Jane Campion、負責管理 Bourgeois 遺產的伊斯頓基金會策展人 Philip Larratt-Smith 等。他們不僅運用專業見解深入剖析 Bourgeois 的創作實踐,身為和藝術家相識相交多年的老友,許多難以取代的個人觀察亦使全書的內容更加豐富。

Louise Bourgeois (1911–2010) 生於法國巴黎,自 1938 年遷居美國紐約後便長期在當地生活並創作,以藝術實踐無懼探索人類關係。起先以繪畫及平面雕刻為主,1940 年代開始從事雕刻藝術,除了憑巨型雕塑、裝置藝術聞名於世,繪畫與版畫作品亦相當可觀,重要系列作包括《Femme Maison》(女人/家)、《Cells》(細胞)、《Maman》(媽媽)等。Bourgeois 擁有無數殊榮,包括美國國家藝術獎章、威尼斯雙年展金獅獎等,亦榮獲當代雕塑獎、高松宮殿下紀念世界文化獎的終身成就獎,為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並入選國家女性名人堂;晚年致力於為 LGBT 社群、愛滋病患發聲,橫跨 70 年的藝術生涯始終創新不懈,甚至直到心肌梗塞逝世前一週,都才剛完成作品。

限時活動:2025 日本藝術書展特賣活動

Related it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