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購9折優惠中

1960 至 1970 年代,日本經歷了高度發展時期,高樓大廈拔地而起、填海造陸工業區、大規模市容整備,現代化革新發生在城市各角落。在那動盪的年代,日本攝影師柳沢信將他的鏡頭對準東京的城市景觀,用獨特的敘事感,紀錄成長蛻變的東京樣貌,以及日新月異的復甦過程。

重塑的鋼筋尚未冷卻,舊日的牆面正在坍塌,城市正在斷裂與縫合,柳沢信的街頭攝影,用細膩的光影和戲劇性構圖,將東京「拆毀與重建」並存的時期精準捕捉下來。他的作品不像傳統風景照,也不完全是新聞紀實,更像一種源自內在對話的影像紀錄。

這些照片最早於 1979 年以《都市の軌跡》初版,作為朝日ソノラマ出版社的傳奇攝影書系列「ソノラマ写真選書」之一,與深瀬昌久、森山大道、荒木経惟、東松照明等大師並列其中,但至今已絕版多年。2025 年日本出版社 roshin books 將此書重新復刻,近半世紀後終於重新面世。

柳沢信 1936 年生於東京,1967 年憑藉〈二つの町の対話〉、〈竜飛〉兩部作品榮獲日本寫真評論家協會新人賞。57 歲那年他罹患咽喉癌與食道癌,手術的後遺症使得他的呼吸道受影響,無法屏住呼吸,這樣無法屏氣凝神的狀態,大大影響了他對按下快門瞬間的直覺,導致幾乎沒有晚年作品。

他生前僅出版三本攝影集,分別為《都市の軌跡》(1979)、《北陸紀行》(1981)、《写真・柳沢信》(1990),他選擇以自己的步調與風格專注創作,忽視時代演變的攝影潮流,甚至攝影界至今仍盛傳一則軼聞:被尊稱為日本攝影界的天皇、出版界權威《カメラ毎日》的編集長山岸章二,曾邀請他將出版作品,但柳沢信卻為了持續專注於作品本身,拒絕了這個能大放異彩的機會。

柳沢信生前性格寡言,公開發表的作品數量也不多,但正如他曾說的「攝影不需要語言」那樣,相信照片本身已經透露了所有意念,他的影像總是在沉默中,以堅實的力量打動觀者。2008 年 6 月 2 日,柳沢信病逝於鎌倉市,享年七十一歲。

限時活動:2025 街頭攝影書 特賣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