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樹又見林說來容易,但眼界究竟要遼闊到什麼程度,才能確定自己不只是一隻活在巨井底部的小小蛙?早在 90 年代,德國藝術家 Andreas Gursky(安德烈斯·古爾斯基)就開始用電腦拼組大面積影像,彼時因網路發展徹底扭轉全球化的定義,從人類的交流、遷移到物品流動,都隨之邁入前所未有的境界,而 Gursky 巧妙地採俯視角度來壓縮畫面中心與邊緣,或合成若干底片創造的場景看似失真,卻恰好呼應受到全球化重塑的現實維度,很快地,他的名字就此與巨幅攝影難分難捨。

2023 年,適逢義大利的 MAST 基金會成立十週年,呼應基金會的全名(“MAST” 為『生產藝術、經驗和科技』的縮寫),Gursky 親自策劃了生平第一場在當地舉辦的展覽,並將展出的 41 張彩色作品悉數收進同名圖錄《Visual Spaces of Today》,從早期作品〈克雷費爾德的雞〉、以小喻大地反映各國文化的〈薩萊諾〉、〈香港〉、呈現現代觀光業景象的〈里米尼〉等,到近年來重製舊作而成的〈V&R II〉及〈V&R III〉盡在其中。

面對一張張巨幅劇畫,我們難得有機會用如此奇異的觀點凝視世界各地的工作、經濟和全球化現象,也看見製造工廠、物流中心、轉運站、消費慾堅定如信仰的大型商場,還有能源與食物生產現場乃至金融界的驚人面貌。令人目不暇給的豐富細節不只濃縮了當代風景,亦把世間種種無以名狀的經驗,重新投射到每個當事人眼中——無論他們有意識或渾然不覺。

本書除了邀請基金會會長 Isabella Seràgnoli 作序,與 Gursky 共同策展的 Urs Stahel 也貢獻了一篇專文,用全新見解論述 Gursky 這位頂級國際藝術家的研究取徑與藝術實踐:「Gursky 的影像總是把人引入一座奇妙的時空,在那裡面,我們能同時動用身體、精神、情緒來感受和領會現實。」他的作品從未停下拓展攝影範疇的腳步,因此那些幾近一覽無遺的視覺體驗,也促使人們跳脫自身存在造成的盲點,找出更深刻瞭解所處時代的可能性。

Andreas Gursky 於 1955 年生於德國萊比錫,現居杜塞道夫,為杜塞道夫攝影學派代表人物,起先在杜伊斯堡-埃森大學學習視覺傳達,1981 進入杜塞道夫藝術學院後,師事類型學攝影先驅貝克夫婦(Bernd and Hilla Becher),受兩人的嚴格訓練與影響甚深,因此汲取並類型學沉著且系統化的手法,從大片幅建築攝影出發,逐漸發展出獨樹一幟的風格,使風景照不只描繪風花雪月,更是人類行為的寓言。Gursky 的影像為再現當代世界的代表作,對於提升攝影的藝壇地位亦貢獻卓著,並因此成為博物館和私人藏家競相收藏的標的,屢次締造攝影作品價格在藝術市場上的新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