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真相時代,我們還能相信什麼?四本挖掘假新聞、資訊不透明的攝影書

©Edmund Clark, Crofton Black/ Jonas Bendiksen
©Edmund Clark, Crofton Black/ Jonas Bendiksen

每天有龐大的資訊量,以難以控制的速度滲透我們的意識、形塑擾動的心神。具備宣傳性質的各種視覺與文字廣告內容,不請自來地映入眼簾,侵略性有過之而無不及。當另類事實槓上真實,假作真時真亦假。在擦邊現實的模糊邊界上,存在各種意圖聳動個體意識型態的因子,當代閱聽人必須加倍明理審視所見所聞。

本期專欄蒐集的書籍以攝影作為手段,刺探、追溯這些令人匪夷所思的資訊源頭,嘗試瞭解這些不可思議的內容為何成立,服用後又會對社會帶來哪些副作用。

 

▼ 書本訊息置於文末

 


 

假新聞與它們的產地:《The Book of Veles》

近數十年來,位於巴爾幹半島的北馬其頓內的韋萊斯城(Veles)失去許多經濟基礎,包括大型煉鋼廠、瓷器工廠與其他產業都紛紛廢墜。儘管當地人口僅有約 4 萬人,卻於 2016 年美國總統大選期間在世界地圖上搶盡鋒頭,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假新聞生產中心。挪威攝影師 Jonas Bendiksen 爬梳韋萊斯城的在地歷史,用攝影縫合一段曖昧的歷史與疑點重重的現狀,令雙城記發生在同一地。假象相乘的結果是負負得正?抑或岔出第三種可能?

©Jonas Bendiksen
©Jonas Bendiksen
©Jonas Bendiksen
©Jonas Bendiksen

當韋萊斯城的青年失業率高漲,熟稔網路操作手法的在地年輕人創造出上百個佈滿釣魚連結的美國新聞網站,儘管本意並非唯恐天下不亂,但他們不僅靠廣告點擊數成功發了財,也極有可能出了一把力,促使川普在極端對立中風光當選。

©Jonas Bendiksen
©Jonas Bendiksen

當時,關於假資訊、所謂的「另類事實」和俄羅斯駭客介入美國大選的消息令攝影師 Bendiksen 坐立難安,於是他著手深入研究,發現當地流傳一份 1919 年的神秘考古書《The Book of Veles》,據傳源自某軍官在俄羅斯發現的 40 塊「古代」木簡,上頭以原始斯拉夫文記載斯拉夫人及「韋萊斯神」(斯拉夫神話中專司混亂和詭計與魔法的神祇)的掌故。儘管這份報告廣受斯拉夫民族主義者擁戴,甚至於 1973 年搭配正經八百的註解譯成英文,但諸多歷史學家、語言學家均拆穿此書實為贗品——無論是韋萊斯神或韋萊斯城,似乎都能投射出一座虛實交錯的平行世界。

「我實在忍不住想拿這件事來惡作劇一下。這裡的種種究竟孰真孰假?人人相信的真相版本都不盡相同。」——Bendiksen

©Jonas Bendiksen
©Jonas Bendiksen
©Jonas Bendiksen
©Jonas Bendiksen
©Jonas Bendiksen
©Jonas Bendiksen

於是,Bendiksen 先行上網自學創造逼真 3D 人物影像的速成方式,接著直奔假資訊的溫床,實地拍下現代韋萊斯城的空景,待回國後結合親手捏塑的人物,包括情緒、姿態和光線,通通配合場景量身捏塑;不僅如此,他也引用、穿插同名「古書」的影本,再利用 AI 撰寫一篇關於韋萊斯城生產假新聞的 5000 字文章,稍微動手編排後,就此創造出新版《The Book of Veles》,以實體書頁印刷虛實並陳的影像,藉真實地造假以談論造假之真相,他稱之為一冊「小小的視覺圖靈測試」。

©Jonas Bendiksen
©Jonas Bendiksen

攝影集出版後,Bendiksen 並未立刻坦承製作方式,後來才經由馬格蘭攝影通訊社的訪談透露來龍去脈,亦拋出發人深省的提問:「再過多久以後,我們就會發現『紀實攝影報導』的現實基礎,其實已不如攝影師的幻想力,和一張強大的電腦顯示卡?我們還分辨得出來嗎?」

©Jonas Bendiksen
©Jonas Bendiksen

 


 

政治對立下,美國人的草根心聲:《American Readers at Home - New Cut》

©Ludovic Balland
©Ludovic Balland

「你所記得最久以前的新聞是哪一則?你會夢到最近發生的新聞事件嗎?關於昨天的新聞你記得些什麼?你覺得長久以後的未來人們會怎樣接收新聞?」這些是針對分散住在城市、郊區、偏鄉的美國人,關於新聞閱讀習慣的訪問問題。

©Ludovic Balland
©Ludovic Balland
©Ludovic Balland
©Ludovic Balland

在媒體煽動政治對立最為嚴重的 2016 美國總統選舉年,攝影師 Ludovic Balland 進行了一場公路旅行,走訪各州,每到一州他會帶著一份當地報紙進入民眾家中,訪問各行各業,不同年紀、經濟、文化背景的人:農夫、退休主播、DJ、市長、鄉村歌手、文化歷史學家、桌遊 Cards Against Humanity 發明者暨選舉策略幕僚、公司CEO、職業性施虐者(BDSM)暨 VICE 專欄作家等數十人。

他細膩地訪問每一個人對於美國新聞媒體、當今美國政壇的內心想法。當主流媒體被大財閥把持,為服侍各自的利益及意識形態而生,他好奇人們現在使用什麼樣眼光、心態檢閱周遭現實。也許將大量草根非常微小的故事彙整起來,會有機會接近真實的全貌那麼一點點。

©Ludovic Balland
©Ludovic Balland
©Ludovic Balland
©Ludovic Balland
©Ludovic Balland
©Ludovic Balland

"There's no amount of fact that can interfere with ideology."
「沒有足量的事實能動搖一個人的意識形態。」- Claire Zucker, 節目總監

"The police and the government are not there to protect you as an individual."
「警察和政府並不是為了保護你一個個體而存在的。」- Jon Thomas, 中小企業主

"Journalism is the first draft of history."
「新聞報導是歷史的初稿。」- Bill Dries, 記者

"The Internet is... making everything more Darwinian."
「網路...他使得一切更趨達爾文主義了。」- Brian Hieggelke,編輯

"Fake stories wouldn't exist if people didn't believe in them."
「如果沒有人會相信的話,假新聞壓根不會存在的。」- Jeremy Swerdlow, 機械工程師

"Listening is a revolutionary act. It grants being to someone else."
「傾聽是一項革命性行動,它賦予對方顯露本心的機會。」- Satori Shakoor,小說家

©Ludovic Balland
©Ludovic Balland

 


 

情報交換的百慕達三角洲地帶:《Federal Triangle》

©Mike Osborne
©Mike Osborne
©Mike Osborne
©Mike Osborne

黑色箱型車駐守華盛頓喬治城宅邸之間、示威遊行中被奮力舉起的空白抗議看板、必須遵循安檢才能造訪的公園綠地......美國攝影師 Mike Osborne 特寫美國政治中心華盛頓DC、馬里蘭近郊、北維吉尼亞州一帶,以像是一名跟監間諜的視線,洞察敏感的人事時地下,任何一絲隱晦的風吹草動。

©Mike Osborne
©Mike Osborne
©Mike Osborne
©Mike Osborne
©Mike Osborne
©Mike Osborne

當今世代資訊量有過之而無不及,假新聞、真事件,假作真時真亦假,並且大多具備策略性的宣傳性質,Osborne 企圖捕捉政治權力中心裡正在暗中發生,大眾無從得知的可能內幕情資交換。書名《Federal Triangle》取自位於美國國會大廈與白宮之間的辦公室大樓群,象徵位於權利之間若隱若現的羈絆,潛藏在「深層政府(Deep State)」裡的資訊百慕達三角洲。

©Mike Osborne
©Mike Osborne
©Mike Osborne
©Mike Osborne

這些畫面看似日常且具有大幅詮釋空間,似乎邀請著陰謀論者自由投射,針對當今看似民主政體的失能與荒誕所懷抱的恐懼與疑慮。Osborne 善用攝影曖昧的特性,捕捉這個半透明的世界。

©Mike Osborne
©Mike Osborne
©Mike Osborne
©Mike Osborne

 


 

另類事實?假中之假?:《Margins of Excess》

©Max Pinckers
©Max Pinckers

「後真相時代」,意指真相不再被重視。真相、一半的真相、謊言、科幻、娛樂——是如此這般流動而不被質疑。在一個所謂「現實」已蕩然無存的世界,要如何重新建構潛在敘事及認知現實的辨認方式? 攝影師 Max Pinckers 將六則知名個案串聯敘事。六名主角都曾因為「實現理想」而受到美國媒體報導所矚目——披以詐欺之名,只因大眾媒體無以為力處理這些普遍超越認知範圍的「現實」。

©Max Pinckers
©Max Pinckers

Herman Rosenblat 捏造其在二戰納粹集中營與妻子相戀的故事只為了帶給大眾「快樂及感動」;患有亞斯伯格症的 Darius McCollum 著迷鐵道與火車,數次劫持紐約地鐵及巴士並擅自駕駛;夢想成為演員的 Richard Heene 夫婦,熱愛各種實境實驗而精心策劃一起荒謬騙局,以「氣球男孩」事件驚動美國各大電視新聞;社會活動家 Rachel Doležal 對黑人文化產生強烈認同感而辯稱自己就是黑人,捲入種族認同和身份造假議題;伊拉克男子 Ali Alqaisi 則宣稱他就是 2004 年一張巴格達中央監獄「美軍虐囚醜聞」照片中的套袋男子。

©Max Pinckers
©Max Pinckers
©Max Pinckers
©Max Pinckers

攝影師將這六則故事以個人訪談、媒體篇幅、影像素材、編導式攝影的方式編織成冊。《Margins of Excess》一書,虛實纏繞的敘事方式並非惑眾,也並非意圖拔擢現實世界裡的千分之一例外。劃破尖銳與刺耳、低劣與惡俗、妄想與夢境、憤世嫉俗與不勞而獲,在這個稱之為現實的複合體裡——攝影師揭示的,是一個有別於我們過往熟悉,錯綜複雜的觀看方式,向讀者提出了一個哉問:當個人對世界的期待超出世人所能接受的認知範圍,你選擇相信什麼?

©Max Pinckers
©Max Pinckers
©Max Pinckers
©Max Pinck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