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狂熱!從古森林、難民營到私人花園,5 本將植物作為題材的攝影集

繁忙的現代生活中,植物所散發的怡然芬芳,以及作為純淨的生命象徵,已成為不可或缺的存在。無論是遠離塵囂,前往山林與它們相遇,或直接裝入盆栽,放在房間亮眼的角落,都表述了我們對植物的深層渴望。

本次專欄挑選的 5 本書,以鏡頭追隨植物、生長環境或它們的種植者,以此向這曼妙的物種致敬。日本攝影師奧山由之與祖母對話的室內花朵、蘇格蘭半島的私人花園、隱蔽在大城裡的都市綠洲、難民營裡稀薄生長的小巧植物、古老森林的神秘力量⋯⋯鬱鬱蔥蔥,百花齊放,側看人類與植物之間的共生樣貌。

 

▼ 書本訊息置於文末

 


 

編織朵朵綻放的記憶:奧山由之《flowers》

© 奧山由之
© 奧山由之

《flowers》是日本攝影師奥山由之在已逝祖母的家中,長年持續拍攝而成。作為奧山目前的工作室,他在流淌的陽光、庭院搖晃的植披之間,持續拍攝花朵,以此緬懷祖母,透過攝影編織他們生前為數不多的對話。

「無論何時,祖母的眼中總是充滿溫柔與穩重。她那令人操心的纖細手腕與佝僂身軀、總是穿在身上的紫色開襟衫。在這裡靜靜地待上一整天的話,就會想起她的模樣。」奥山在後記寫道。「不可思議的是,一年中雖然只見過幾次面,我卻鮮明地記得她的皺紋與聲色。到了傍晚,照射進房間的眩目光線是我從未看過的顏色,輕微響起的細小快門聲與光融合為一⋯⋯祖母一個人在這裡想些什麼呢?光在她的眼中看起來是什麼樣子?」

© 奧山由之
© 奧山由之

書中許多照片是由 80 年代時奧山祖父所使用的 110 底片相機所拍攝,這種小相機拍出的花朵,與屋裡的陳設、窗簾十分相稱。除此之外,奧山更交替使用拍立得、35mm、中片幅、大片幅等各式各樣的相機,最終構成貫穿全書、如圖層般的多樣敘事,揉合了祖母曾經的記憶居所,以及奧山作為攝影師的視角。

© 奧山由之
© 奧山由之

奧山巧妙地運用廚房、書房、寢室等室內室外空間,以及繪畫概念的窗戶元素,在影像中增添了空間的流動、水潤感與些微昏暗的印象,產生了不同性質的視覺感受。窗框裡映照的花、婷婷玉立的室內花、沐浴陽光的庭院花⋯⋯經由拍攝花朵這件事,無數的對話因此誕生。

© 奧山由之
© 奧山由之

此外,安放在書中的古老家庭照片、與祖母一起生活過的家和傢俱,與眼前綻放的花朵相互融合,這樣的時間漸變,也表現在攝影的形式與手法上。奧山將祖母生前就存在的相片、印樣掃描、錄像裁切而出的靜止畫面,相互排序,編織出《flowers》的深度、交錯的視線與感覺,存在著廣泛的時間與歷史。

© 奧山由之
© 奧山由之
© 奧山由之
© 奧山由之

「人,是透過將自己反射在什麼東西上面,才第一次使自己活著,無論是物理上還是精神上。所以,能夠肯定的是,無論何時我們都希望有人能聽我們說話。因此那道光,對於獨自一人的她而言,實在是太過於寂寞。」奧山如此回憶。藉由從內而外的空間、交錯變奏的攝影形式,以及在光芒之中搖曳的花朵群,他將祖母與自己重疊在一起。「這是一段與祖母的對話,也是屬於我生命的肖像。」

© 奧山由之
© 奧山由之

 


 

承載思念的私人花園:《A Voice Above The Linn》

© Robbie Lawrence
© Robbie Lawrence

稀有的木蘭花和刺槐、各樣品種的竹子和杜鵑花交織,與百合花池、瀑布和涼亭錯落──如此畫面,並不讓人首先聯想到蘇格蘭,然而植物學家 Jim Taggart 卻在西岸的偏遠海濱,將一生獻予 Linn 這座花園。2016 年,英國攝影師 Robbie Lawrence 首度來到這個花園,拍攝下園內的迷霧季節,並與 Jim 建立起深刻友誼。

© Robbie Lawrence
© Robbie Lawrence
© Robbie Lawrence
© Robbie Lawrence

當地的亞熱帶氣候,適宜來自世界各地的植栽花卉;在他的悉心培育下,從秘魯、越南和紐西蘭等地收集而來的 4000 多種植物,便在美麗的羅斯尼思半島(Rosneath)生根。隨著 Jim 的年齡增長,兒子 Jamie 接管了花園,包辦出國研究和收集植物的工作。有一年,在越南北部山區的一次植物狩獵之旅中,Jamie 失踪了;幾年後,他的屍體被發現墜落於一處山谷。

© Robbie Lawrence
© Robbie Lawrence

「當我第一次見到 Jim 時,他已經 80 多歲了。他告訴我,他決定把這座花園繼續下去,作為對兒子的紀念。」攝影師說。「過去的幾年裡,我回去探望 Jim,並記錄下花園的四季流逝。儘管 Jim 年事已高,但他還是會在花園裡走動,偶爾停下腳步,就一株蕨類植物或某一棵樹講一段長長的軼事。去年夏天,Jim 逝世,享年 84 歲。」

© Robbie Lawrence
© Robbie Lawrence

攝影集《A Voice Above the Linn》紀錄了這座遺世獨立的花園,以及 Jim 生前在當中漫遊及盼望的身影。書中穿插著名詩人 John Burnside 的隨行詩句,是對生命的輕聲詠嘆、對愛和勞動的謳歌低迴。

© Robbie Lawrence
© Robbie Lawrence

 


 

玻璃帷幕中的印象派風景:《Botanical》

© Samuel Zeller
© Samuel Zeller

攝影集《Botanical(植物學)》系列源自於 2015 年,瑞士攝影師 Samuel Zeller 在辦公室經歷了糟糕的一天,返家路上,他提前一站下火車,去了日內瓦植物園。「我的憤怒和焦慮磨利了我的敏感度。在城市的綠洲,我發現所見玻璃後面的一系列畫作,一個折射的現實。那天,我拍下這個系列的前十張照片。」

參觀植物園的後一年,Zeller 意識到攝影是對抗社會瘋狂節奏的最佳途徑。整整兩年,他在歐洲各地的溫室和植物園間慢行,觀察那些備受保護的植物、樹木和花朵,如何推開雄偉建築裡的斑駁玻璃,化為印象派的筆觸。

© Samuel Zeller
© Samuel Zeller
© Samuel Zeller
© Samuel Zeller

由他所拍下的一百多張影像,除了隱隱閃現的植物,當中更暗示了各國建築的差異—— 19 世紀蘇格蘭大城格拉斯哥的基布爾宮,是鋼鐵和玻璃的奇蹟;巴黎的熱帶農業園已然廢棄,裡面滿是狂野不羈的植物;克拉科夫的亞捷隆大學植物園,其歷史可以回溯至 1783 年。

「由於玻璃的折射方式,可以拍出無限多的照片,」Zeller 說道。「就像看著一個萬花筒。如果我稍微移動自己,那麼整個圖像就會改變。當玻璃後面的物體發生了形變,其上的反射也隨之移動。一個小時後,整個情況就不一樣了;一個月後植物生長,景像也將不同。」

© Samuel Zeller
© Samuel Zeller

「每扇窗戶後面都藏著一幅畫。花朵坐落於金屬框上如同畫布一般,在平面之上互相嬉戲;而葉子在最小的凹凸處生長。我在那些花園裡發現了博物館的寧靜。」

© Samuel Zeller
© Samuel Zeller

 


 

難民營裡的小小花園:《Rooted》

© Henk Wildschut
© Henk Wildschut

與傳統描繪難民的紀實攝影不同,荷蘭攝影師 Henk Wildschut 的作品很少涉及人物肖像,而是聚焦在流浪者生活與居住的空間樣貌。作為他關注難民與移民者生活的三部曲最終章,《Rooted》將鏡頭對準了難民營裡的植物和小花園,藉由被栽種於此,在無家可歸的生活中充當希望、慰藉與尊嚴的象徵。

© Henk Wildschut
© Henk Wildschut
© Henk Wildschut
© Henk Wildschut

十年前,當 Wildschut 抵達位於利比亞與突尼斯邊界、由聯合國建造的舒沙(Choucha)難民營時,他發現了除了單色沙漠和標準化帳篷以外的奇特風景。儘管那些植物粗枝濫造,看似隨意栽種,生長在塑膠桶或破錫罐裡,卻被人精心照料著,否則不可能在險峻的沙漠環境裡生存;而當他向聯合國的員工問起,他們卻毫無頭緒。「什麼花園?我們從未注意到過。」

© Henk Wildschut
© Henk Wildschut
© Henk Wildschut
© Henk Wildschut

盆栽和微型花園、一手可掬的幾顆種子,奮力在稀薄的土壤裡蟄伏生長。有些住民甚至為了圈出一方屬於自己的天地,長途跋涉用破舊的圍籬打造據點,植物之於他們已不是百無聊賴生活中的調劑,這些植栽更成了居民們最低限度對於平凡生活的嚮往。攝影師在突尼西亞、約旦與黎巴嫩等地的難民營進行拍攝,講述這些園丁們舉步維艱的生活,如同那些盆栽,失根的人們只能在異國土地落腳,不知何時才能歸返故鄉。

© Henk Wildschut
© Henk Wildschut

Henk Wildschut 不斷拍攝世界各地的難民居住空間,以 2005 年《Shelter》系列作品發跡,隨著歐洲日益嚴重的難民危機,不斷深入那些被稱為「叢林」的難民營,接續完成了《Ville de Calais》一書,並入圍攝影組織 Aperture 的年度最佳書籍,作品被攝影評論家 Frank van der Stok 稱頌是捕捉「美與人性劇碼間的微妙平衡。」

© Henk Wildschut
© Henk Wildschut

 


 

膜拜大自然的原始召喚:《FOREST 印象と記憶 1989-2017》

© 上田義彦
© 上田義彦

「我拍攝這些照片是因為我被森林所誘惑,把它作為原始生物分配的一種特殊表現;一個生者和死者在混亂之間共存的地方,多年來和諧地融合在一起,創造了我們在那裡發現的世界。」

1989 年,日本攝影師上田義彥走進了美國西北部華盛頓州的奎諾爾特 (Quinault) 森林,一個原始而未經文明洗禮的針葉林,裡頭有著巨大神木、青苔與蕨類,霎時,上田的一雙眼睛直迎向生命的起源,彷彿受到某種召喚般,從此對森林產生了深厚的迷戀。「確定無疑的是,當我通過觀景窗凝視前方時,我渾身發抖」。

© 上田義彦
© 上田義彦
© 上田義彦
© 上田義彦
© 上田義彦
© 上田義彦

上田義彥並非單純地捕捉風景寫真,而是將森林視作無以明狀的「力量」來拍攝,尤其在 2011 年東日本大地震後,更加深刻地認知自然是如此巨大而殘酷的存在。攝影集《FOREST 印象と記憶 1989-2017》中,上田重返奎諾爾特森林再一次拍攝,並前往日本屋久島的世界自然遺產之一雪松林、以及奈良春日大社的原始林;在三個古老森林的深處,自身及環境的本質和能量,皆被忠實寫入一片深綠或深藍,影像當中延展出生命的繁茂樣態,及其在時間下所呈現的不同維度——自他三十年前開始拍攝森林肖像至今。

© 上田義彦
© 上田義彦

上田義彥的創作型態橫跨藝術與商業之間,其影像往往揉合著一股古典性質的基調,柔美的光影含混曖昧與靜謐,曾獲日本寫真協會賞等國際多項大獎。代表作包括以美洲印第安人的神聖森林為題的《QUINAULT》、舞踏家天兒牛大的《AMAGATSU》、緬甸修道院的《YUME》等。

© 上田義彦
© 上田義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