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年代影像】從戰後到反送中,8 位攝影師拍下過去 70 年香港的前世今生
香港,一個美麗的東方之城,一個始終一言難盡的地方。
百年多來,它從一個窮鄉僻壤的小漁村,發展為軍事戰略港口,再到世界金融都會,蛻變成香港現在的模樣。相近於台灣的外來統治歷史軌跡,關於那幽微、複雜的認同情感,必須從很久以前開始說起。
1997 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改變了不少。許多人記憶中的港味小店已經歇業,取而代之的,是數不盡的陸資招牌和連鎖商店。走進店裡,普通話變多了,廣東話變少了,桌上的港點大多是中國製造。眼前、耳裡、嘴中,感覺都不太對勁,街上忽然有許多人在奔跑。從立法會到公民廣場,從雨傘革命到反送中,多少年過去了,香港人的內心依然經歷著難以想像的物換星移。
本次【香港年代影像】專題,將以紀實攝影的精神,追溯近代香港的物質發展和人文精神。橫跨 70 年的漫長時光,8 位攝影師與 6 個歷史時期,從二戰結束的 1950 年代到 2019 年的反逃犯修例抗爭,這些照片貫穿香港幾代人的記憶編年,更是彌足珍貴的歷史見證。
1950–1970
何藩
1950 年代,香港正處於二次大戰後的復原期。
歷經三年多的日本佔領,香港經濟凋零、百廢待興,原先的房屋在戰時遭受嚴重破壞,許多人露宿街頭,可謂民不聊生。而國共內戰後,大量的難民潮湧入使得香港人口激增,間接為往後的工業化經濟發展埋下伏筆。
局勢動盪的五、六〇年代,攝影大師何藩以相機記錄了戰後懷抱希望、純樸的香港。一張張瀰漫劇場氛圍的街頭攝影作品,令昔日光景顯得格外夢幻,半世紀前寂寥蕭條的日暮街景、中環街市的熙來攘往,勾勒出老香港大街小巷的生活百態。何藩將逝去的香港風貌送給這一代的香港人們,緬懷那些曾經的流金歲月。
1970–1990
Greg Girard
1970 年代是香港經濟發展的關鍵時期。
歷經九龍騷動和六七暴動之後,政府為了讓市民安居樂業,積極加強民生建設和義務教育,實施大量建造房屋的十年計劃,香港的經濟實力開始迅速擴展。受到良好教育和社會環境所賜,戰後出生的人們經由社會流動,逐漸晉身中產階級、以「香港人」自居。
加拿大攝影師 Greg Girard 於七、八〇年代住在香港期間,以相機記錄了當時的城市風貌,特別是入夜之後的灣仔和尖沙嘴,街道、酒吧、夜總會,摸黑爬上大樓屋頂,霓虹四射的變幻光影。當人造光曲折流瀉,與日日降臨的夜色相輝映,無論頹圮或華麗,都散發出與白晝截然不同的奇異氛圍。
1990–1996
余偉建
1990 年代是香港的黃金年代。
沒有天災,沒有戰爭,經濟實力穩固,四大天王風靡全亞洲,流行文化蓬勃發展,尤其是在 1997 年主權移交以前。成長在這時代的香港人,只要肯努力就能溫飽,買房結婚不是難事;即使不算大富大貴,亦是較為豐衣足食的時候。
主權移交前的幾年,攝影師余偉建見證著此時期香港在社會、政治、心理上的各種眾聲喧嘩。作為香港人,他的照片與早期殖民地外國人的奇觀式圖像不同,充滿對這片土地的深刻關懷。回望過去那「借來的空間」與「借來的時間」,觀照現在,如今的香港處在一個怎樣的時空?
1997
朱迅
1997 年是香港歷史上最重要的一年。
在歷經長達一個半世紀的英國統治後,其主權正式移交給中華人民共和國。當英國國旗緩緩降下,交接儀式樂隊奏起,人們的情緒一瞬間沸騰了起來。紅色的五星旗隨處可見,閃光燈閃爍不止,一種混雜著莊嚴、雀躍與感傷的心情,烙印在許多香港人的記憶中。
主權移交後不到一個小時,香港攝影師朱迅從加拿大趕回來,用相機記錄了故鄉歷史上最重要的時刻。交織著超過百年殖民記憶的告別,在那政權交替、改朝換代的重要時刻,這些照片見證了當時社會與人心的百感交集。
1998–2018
周生、ERIC
千禧年後的香港,正在等候和爭取一個理想的到來。
主權移交的 20 年內,香港經歷了大大小小的社會動盪,如亞洲金融危機、科技股熱潮、SARS 疫情爆發、不斷高漲的房價等,為了爭取真普選的落實,上萬人走上街頭參與雨傘革命,然而在政治交鋒和經濟局勢的檯面下,每位香港人依然有生活要過,運轉著各自的柴米油鹽醬醋茶。
2010 年到 2020 年間,周生和 ERIC 兩位攝影師拍下了最真實且毫無修飾的香港生活。那些猶如日常插曲般的斷片,被犀利而溫情地捕捉下來——毫無戒心的當地人、成群湧入的中國遊客、隨心所欲的街友,種種看似光怪陸離的場景,卻讓人備感親切,洋溢著人們的飽滿個性,更描繪出千禧年後香港庶民社會的輪廓。
2019
陳朗熹、林亦非
2019 年是香港史上最刻骨銘心的一頁。
警棍、催淚彈、狙擊槍、水炮車,從和平的大遊行演變為層出不窮的警民暴力衝突,香港度過了充滿血與淚的 285 天。自港府宣布修訂《逃犯條例》的那天起,超過 200 萬人站出來示威抗議,幾千人被指控襲警、暴動等罪名,反送中運動被視為香港主權移交後規模最大的示威運動,也是最為嚴峻的政治、民主與人權危機。
水深火熱的革命之際,新聞攝影師陳朗熹和林亦非分別以攝影集《無以名狀的力量》和《Woh Yuhng》,記錄每個讓人難以釋懷的片段。示威者手足奮戰的場面,催淚彈飛揚不止,理大圍城、救護車分紅海、中大二橋之戰,這些影像交織著歷史傷痕的見證,更開啟了香港人為自由和社會公義而奮戰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