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舞曲悠揚流瀉,戀人追逐彼此的眉眼,攝影師追逐戀人的背影,只要有 Brassaï 在,整座城飄散的情意再也不用言傳。

《Brassaï: The Eye of Paris》朝法國的黃金歲月推開窗,帶領現代人深入重溫匈牙利裔法國藝術家 Brassaï(布拉塞)的完整作品。多數人對這個名字的印象,可能源自由法國現代主義小說家 Paul Morand(保羅·穆杭)作序,而且 1933 年一出版就大獲成功的出道作《Paris de Nuit》,不過,多才多藝的他不僅是攝影史上的重要人物,更集攝影師、雕塑家、作家甚至電影製作人等身分於一身。

作為捕捉巴黎各區夜間氛圍的先驅,Brassaï 總能巧妙地把攝影藝術和個人情感融為一張張黑白風景,鏡頭下的巴黎沐浴著路燈、咖啡館熹微光線和萬家燈火交燃的光浪,薄霧識趣地不請自來,若隱若現的都會神秘氣息浪漫得剛剛好。

為了復興 Brassaï 的作品,《Brassaï: The Eye of Paris》全面回顧多年來的演變歷程,從他與美國攝影師 Edward Steichen 的合作,到 1957 年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 (MoMA) 展覽後獲得國際認可,都在在顯示 Brassaï 的影響力無遠弗屆。擔任本書策劃人的 Brassaï 侄子 Philippe Ribeyrolles 親自揭開序幕之餘,亦廣邀主編多本攝影師傳記的 Silvia Paoli、曾共同著有 Brassaï 專書的 Annick Lionel-Marie 撰文,並收錄 Brassaï 生平介紹、著作列表及妻子 Gilbert 的訪談。

Brassaï (1899-1984) 生於奧匈帝國,本名為 Gyula Halász,為戰間期在巴黎嶄露頭角的匈牙利藝術家之一,後來也在整個 20 世紀享譽全球。曾在匈牙利藝術學院、現今的柏林藝術大學前身修習繪畫和雕刻,並於 1924 年來到巴黎。起初以記者身分為德國報社撰文維生,那幾年間過著波西米亞式生活,踏遍巴黎大小角落,決定記錄眼前所見的深刻印象;1933 年出版《Paris de Nuit》並大獲好評,擅長捕捉城市精髓的「巴黎之眼」封號從此不脛而走,後來陸續出版《Conversations avec Picasso》、《Henry Miller: The Paris Years》、《The Secret Paris of the 30s》、《Letters to My Parents》等書。

Brassaï 被譽為 20 世紀最重要的攝影師之一,包括芝加哥美術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 (MoMA)、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英國泰特博物館、維多利亞和艾伯特博物館 (V&A) 均典藏其作;21 世紀初,後世找到 Brassaï 於 1940 至 84 年間留下的 200 多封信及上百幅畫作,自此開啟新一波探討其晚年創作生涯的學術風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