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26
- Hardcover
- 240 pages
- 248 x 317 mm
- ISBN 9782370742636
- English, French
- Mar 2025
12 歲那年,塩田千春就決定日後要做藝術家,日後果真大為活躍,帶著涵蓋素描、雕塑、大型裝置、行動錄像、攝影、素描乃至舞台設計的獨特作品遊走國際,藉藝術所蘊含的普世性舉世罕見。就在創作生涯跨越 30 週年之際,同名專書《Chiharu Shiota》回望色澤濃郁的來時路,將她的創作歷程一五一十編織成書,並隨著在巴黎大皇宮舉辦的首場個人展覽一起出版。
少時從洋畫出發,經歷行動藝術後,塩田千春輾轉將重心轉向採集現成物及日常素材,揉合了抽象經驗的物品串上細密彩線後就不再尋常,更化為天羅地網,在全球各地造出一座座引人入勝的沉浸式空間裝置。由於創作理念涉及的維度分外遼闊,《Chiharu Shiota》自然不僅是單純羅列成果的回顧集,更深深潛入這位傑出藝術家的生活、創作軌跡,穿過錯綜複雜的毛線網身歷其境,一探迷人裝置的幕後奇景。
書中的精采圖片除了大量作品、展覽現場影像以外,亦包含塩田千春的生活剪影、大學時代的創作側拍等等;從幼稚園時期一幅毫無留白的花蝶水彩畫,也看得出她心目中的世界底色。全書採用英法雙語對照,並由擅長探討藝術、劇場與音樂相互關係的評論家 Denise Wendel-Poray 擔綱編輯,收錄藝術史學家 Andrea Jahn 撰寫的深度專訪,富有洞見的評論文則出自 Christelle Pélissier-Roy 之手,全面解析傑作背後的大膽實驗精神,與不可或缺的嚴謹思辨過程。
塩田千春於 1972 年生於日本大阪府,自小在岸和田市成長,在京都精華大學美術學院專攻油畫的期間,塩田千春以交換學生身分前往坎培拉澳洲國立大學的藝術學院,並在當地投入創作裝置與行動藝術。畢業後,隨即赴歐就讀德國的漢堡美術大學、布倫瑞克藝術大學和柏林藝術大學,曾師從行動藝術先驅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及多媒體視覺藝術家雷貝嘉.霍恩,從此以柏林為據點展開全方位創作。
塩田千春多變的手法遊走於時間性、動態和夢境概念間,擅以毛線為媒介串連行動、身體及裝置藝術,執著地將白、黑、紅線打結、交織,在廣闊空間中打造出謎樣的網狀系統,使觀眾參與時不僅投入情感,身體也無法置諸度外。自上世紀至今,塩田千春的作品在世界各地廣泛展出,包括美國紐約 PS1當代藝術中心、SCAD 藝術博物館、德國杜塞道夫 K21 藝術收藏館、印尼雅加達新美術館、日本高知縣立美術館、京都文化博物館、東京森美術館等;2015年,以《掌中的鑰匙》代表日本參加威尼斯雙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