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式人造光線穿過窗櫺,照入居家場景,落到流理台旁那個彷彿抽離現實的人物身上,又把視線導向一處細節,近乎欲蓋彌彰地,讓人一邊在意又暗笑自己——自 1980 年代中期開始,美國攝影師 Gregory Crewdson 的鏡頭陸續掃過無數美國小鎮,編導式攝影手法漸趨爐火純青,築在相紙上的緊繃世界似乎下一秒就要崩潰,動靜都是戲。

縱觀 Crewdson 的創作生涯,將多部代表作集結成冊並非史無前例,不過,隨著在維也納阿爾貝蒂娜博物館舉辦回顧展而出版的《Gregory Crewdson》破天荒囊括九大系列作,篇幅將近 300 頁;當檢視的視野夠廣,看多與看少不再是選擇題,如何取徑接近作品、感受創作光譜的演進和變化,遂成了盡情感受的方式。

譬如〈Twilight〉氣氛詭異且時常帶有黑色幽默,靈感來自 Stephen Spielberg(史蒂芬・史匹柏)導演的《第三類接觸》;通常因整齊劃一而欠缺特色的城鎮景觀、林野空地和荒涼大街,在〈Beneath the Roses〉中的表情卻清晰得令人不安;〈Sanctuary〉踏出美國來到義大利羅馬郊外,用一系列黑白照呈現編導式攝影碰上傳奇製片廠 Cinecittà 的化學效應;〈Cathedral of the Pines〉的舞台則鎖定美國麻州西部小鎮,面對當地天堂與悲劇,毫不修飾的坦率描繪正是最公正的致敬;〈Eveningside〉破除日常難免平庸的迷信,證明陌異與驚奇在生活中無所不在。

採用優質印刷技術的《Gregory Crewdson》,更搭配紙質變化來重現影像,我們因而得以貼近那些肅穆如悼亡畫的動人照片,再透過多位藝術史學家、阿爾貝蒂娜博物館攝影部主管 Walter Moser 撰寫的深度論述,明白作品為何令人聯想起中世紀大師畫作、舞台攝影,或者主打特定編劇或導演風格的作者電影 (film d' auteur)。

Gregory Crewdson 於 1962 年生於紐約布魯克林區,在耶魯大學藝術學院取得藝術創作碩士學位的他,後來也留在母校擔任攝影研究所所長。他的作品常散發濃厚的戲劇性敘事技法和電影般的精緻畫面,通常帶有讓人不安甚至超現實的糾葛;其中動用堪比電影規模的資金、團隊力與技術打造的劇畫攝影巨作《Beneath the Roses》,在 2012 年衍生出紀錄片《Gregory Crewdson: Brief Encounters》,詳細記錄了難得曝光的幕後過程。Crewdson 自 1995 年至今已出版《Hover》、《Twilight》、《Sanctuary》、《In a Lonely Place》等書,並接連榮獲史考西根攝影獎、美國美國國家藝術基金會的視覺藝術家獎助金、亞倫西斯金德基金會獎助金等。

Related it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