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36 張底片到動輒數 G 的記憶卡,影像留存單位不斷進化,為攝影師開闢一口氣審視更多作品的餘裕;然而早在數位相機普及前,擅長劇畫攝影(Tableau Photography)的攝影師 Philip-Lorca diCorcia,便饒富耐性地從長達 20 年的跨度中,挑揀出 75 張拍攝年代、情境、動機迥異的影像,然後試著從自己的日常體會裡挖掘靈感,將現成影像編織成引人入勝的《A Storybook Life》。

對 Philip-Lorca diCorcia 來說,拍攝情節呼之欲出(但未必擔保脈絡)的編導式影像無疑是拿手好戲,但《A Storybook Life》和以往不太一樣──與時尚、藝術圈人士攜手完成數冊劇畫攝影傑作後,這次他轉而自行挑戰在隨機作品間置入關聯,推出第一本獨立籌劃、拍攝並編排的攝影書《A Storybook Life》。Philip-Lorca diCorcia 透露:「我在排序照片時,試著探究單一影像內的萬般敘事可能性,也鑽研影像跟影像的關係所激發的可能性。」

Philip-Lorca diCorcia 希望《A Storybook Life》的影像內容能隨觀者的內、外在狀態持續變異,同時仍因為其固有的內涵,而始終具有獨特的意義;因此他在看似毫無關聯的影像間製造互動,意圖和觀者一起發掘出意義的千姿百態。

於是,延續 Philip-Lorca diCorcia 精心算計、令人聯想到電影劇照的打光手法,《A Storybook Life》中的每幀照片彷彿都發生在「某個事件」前後,山雨欲來的氛圍隱隱流竄;還來不及不安之際,視線旋即被下一張影像吸走,跳躍至截然不同的時空與下一場陌生事件相遇,一邊為看似祥和的發展暫時慶幸(或對驟變怵目驚心),一邊為未知的下一頁忐忑。

翻到全書最末一張照片,赫然發現影中人與第一張照片相同,只是境遇似已截然不同。此時回想起剛才看過的每一幕,竟有了偷窺他人人生跑馬燈的意趣。

「在編輯照片的過程中,在意識和潛意識狀態下做的每個抉擇,其實才是《A Storybook Life》真正的成果所在。」他說。

義大利裔美籍攝影師 Philip-Lorca diCorcia,於 1951 年生於美國康乃狄克州哈特福,現居紐約。起先,Philip-Lorca diCorcia 並未立志成為攝影師,但在大學期間師承以靜物攝影聞名的 Jan Groover 時受到啟發,後於 1979 年在耶魯大學取得攝影學碩士學位。Philip-Lorca diCorcia 的作品曾於世界各大美術館展出,包括紐約 MoMA、波士頓當代藝術中心、巴黎國家攝影中心、倫敦 Whitechapel Gallery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