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美尼亞攝影師 Ara Oshagan 和作家 Krikor Beledian,都在黎巴嫩首都貝魯特的亞美尼亞裔社群內長大,身邊的人們不是難民,就是種族滅絕慘劇的倖存者,因此兩人從小到成年期間所處的家庭及左鄰右舍,皆曾對抗過剝削和掠奪交織而成的極端暴力。

離開貝魯特幾十年後,他們又雙雙重返故地,帶著一言難盡的個人歷史與流亡記憶,把自己泡進早已支離破碎的城市地景;在《displaced》中,濃郁陰影籠罩著 Oshagan 感性而抒情的黑白照,而 Beledian 則調度年少記憶,與前者的影像共同記錄一樁盡頭渺茫的民族悲劇。

書中場景位於貝魯特東北方的 Bourj Hammoud,作為亞美尼亞裔人口最密集的區域,集體的鄉愁凝結成一磚一瓦,城內處處可見渴望重獲家園的意念痕跡。蜿蜒窄巷如朦朧的線,一側是客觀的紀實,另一側是動盪不斷的私人敘事,而 Oshagan 帶著相機穿梭其間撣去血與塵,竭力將自身和地方、歷史的模糊關係說得更清楚一些;花費多年研究我族遭遇及命運的 Beledian,則為本書量身創作〈The Bridge〉,以 50 年代的貝魯特為背景寫就半自傳體的詩意文字。

當兩部存在共生關係卻也極為私人的作品相遇,獨特的合著書《displaced》以岌岌可危的亞美尼亞文搭配英文翻譯,在他方與模糊的故土之間,創造出探問離散記憶及跨世代顛沛流離的一冊空間。

Ara Oshagan 為攝影師、裝置藝術家,曾榮獲《外交政策》雜誌的「全球百大思想家」頭銜,並入圍光圈基金會雙年攝影作品集評選會決選名單。Oshagan 對經歷與邊緣化的社群及身分認同議題深感興趣,展覽足跡遍及加拿大、美國、墨西哥、亞美尼亞等地,在加州格倫代爾市可見到他的多座公共藝術作品。延續 2005 年的《Traces of Identity》(2005) 和 2010 年的《Fatherland》,《displaced》於 2021 年問世,以身分認同與離散為主題的三部曲也就此迎來尾聲。

Krikor Beledian 於二戰結束當年生於黎巴嫩,成年後長居巴黎,逾半世紀以來,幾乎完全使用瀕危的西亞美尼亞文寫作,為該語言領域公認最重要的詩人。他不僅寫詩,也是生平著作超過 30 冊的多產小說家、散文家暨文學評論人,出版範圍包括中東、歐洲、亞美尼亞和美國。《displaced》經過翻譯後,也成為他首度以英文出版的重要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