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 (migrant) 之於不同時代與性別的含義及能動性不盡相同,「A 地人在 B 地」也許是令人稱羨的尋夢過程,卻也可能是不得不動身的結果。在 1930 年代的經濟大蕭條期間,紀實攝影師兼攝影記者 Dorothea Lange 拍下一張〈Migrant Mother(移民母親)〉,由於氛圍動人且構圖神似中世紀畫作〈聖母與聖嬰〉像而聲名大噪。然而,長年專攻該時代美國攝影作品的獨立學者 Sally Stein 直言「人氣可能盲目」,因此透過專書《Migrant Mother, Migrant Gender》撥開時代迷霧,探討關於這張相片、攝影師與相中主角、女性與移民的想像和評價。

為瞭解人民在大蕭條下的真實生活情況,小羅斯福總統曾成立農業安全管理局(FSA),聘請大量攝影師前往全國拍照,而 Lange 便是其中一人,她在日後憑 FSA、二戰期間的日裔美國人遭囚事件等見證時代的影像聞名。然而,由於 Lange 的性別、母親身分、〈Migrant Mother〉與〈聖母與聖嬰〉像的相似性,在主流詮釋中經常被拿來互相解釋,使這幅作品一方面儼然大蕭條時代的代表肖像,另一方面卻難以擺脫種種傳統框架。如今,Stein 經由 Lange 長期受忽視的其他相片,重新討論始終與「母性」、「當代家庭價值象徵」等關鍵字相連的代表作〈Migrant Mother〉,並主張人們應視這張相片為描繪女性與家庭、世界之衝突關係的顛覆之作。

本書隸屬注重攝影作品脈絡的英國出版社 MACK 的新書系 DISCOURSE,由文化理論學者、策展人或藝術家針對單一主題、作品或概念延伸,書寫內容精煉深入的小本書冊。「我想重新思索〈Migrant Mother〉與〈聖母與聖嬰〉像的相似性,在影像結構中展現的力量與限制。」Sally Stein 指出,Lange 其實出身中上階級,處境與〈Migrant Mother〉中照顧大量幼兒的母親頗為不同。她扛起相機如國家之眼,代政府前去瞭解百姓生活,然後以獨到目光看見個體面貌,發揮攝影見微知著的作用,使拍攝對象活生生地存在相片中,而不僅是一大批面目模糊的無名百姓或冰冷數據,並讓人看見一道道鮮明的個體史溝壑,在大時代這片籠罩全體的布幔下奮力起伏。

除了針對〈Migrant Mother〉的細膩討論外,本書亦收錄 Lange 拍攝的眾生百態,比如記錄居住背景的全身照、反映階級差異的感性生活照;也有落在肖像照範疇之外,僅拍攝身軀或小腿等女性局部,但時空意義依然飽滿的影像。

Sally Stein 於 1991 年在耶魯大學取得美國研究學程博士學位,多年來持續研究並撰寫 20 世紀美國攝影,與攝影在文化、社會層面所涉及的廣泛議題。其中,Stein 最常處理的主題大多關乎紀實影像的多重影響和性別政治,以及黑白/彩色照之於人們的看法、信念乃至消費者和公民行為的地位與意義。Stein 現居洛杉磯,為加州大學爾灣分校藝術史學院榮譽教授。

Tags: discourse

Related it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