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 1989 年是這世界的關鍵時刻——冷戰落幕、波斯灣戰爭爆發、天安門事件震撼全球,而在日本,昭和天皇的時代畫下句點,標誌著戰後秩序的終結;隨後在 1991 年,日本泡沫經濟破裂。

在這歷史的十字路口上,我有幸見證下種種巨變,於是開始了兩項全新的攝影計劃——1991 年的〈Industrial Archaeology(産業考古学)〉和 1993 年的〈Fake Scape(消費の風景)〉系列。

從 1985 年後開始,直至 1991 年推出的〈Industrial Archaeology〉旨在以考古學的視角,聚焦於日本主要工業基地(如鋼鐵、造船、採礦、石油、電力與化學)中的生產設備,作為文明的一個切面,記錄下經濟快速發展時期,工廠的宏大規模與異世界般的景觀。

兩年後推出的〈Fake Scape〉,則記錄了在 2005 年以前,東京近郊之國道沿線上,那些炫目而怪誕的商業設施。這些店舖多數位於大城市郊外,以搶眼且絢爛的設計脫穎而出,令人目不暇給也無法忽視——這正是因 1990 年代消費熱潮而迅速膨脹、到處出現的獨特風景。

當我將〈Fake Scape〉與〈Industrial Archaeology〉並置呈現時,它們竟意外地產生了緊密的聯繫,令我好似看見了一隻巨大且無限循環的銜尾蛇 (Ouroboros),支撐起了日本的『大量消費』與『大量生產』。

2021 年,我於東京品川的佳能S畫廊舉辦個展,並命名為《ウロボロスのゆくえ》,在這場展覽中將兩個計劃同時展示在一個影像空間中。回首這三十年的探索,我終於能表達這逐漸成熟的想法——日本在世紀交替的迷茫與不確定性間,這些影像作為國家現狀的映照,至今仍然具有深刻的意義。

如今已是 2024 年,數位基礎設施的發展日益加速,生產與消費的循環以超越傳統概念的方式轉變,而日本似乎仍漂浮於這持續流動的時代浪潮中。我認為,回顧 1990 年代的日子並重新審視當下,仍是一項意義非凡的藝術實踐。」——土田ヒロミ

限時活動:第7屆泡書節 ~線上國際藝術書展~ 2025 Booobles Festival

Related it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