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97
- Hardback
- French Fold Jacket
- Silk screened end sheets
- Dyed edges
- 52 pages
- 310 x 310 mm
- ISBN 9781913288495
- 2022
90 年代初期,澳洲攝影師 Bill Henson 受巴黎歌劇院委託創作一系列作品,旨在將音樂蘊含的情感效果轉化為視覺形式。如今,該系列的 50 張影像總算首度悉數集結起來,以 31 × 31 公分的尺寸製成《Paris Opera》一書,頁緣刷上銅金色的黝黑方盒子如同劇院的象徵,等著我們一窺堂奧。
對 Henson 來說,創作《Paris Opera》如同實驗,不只開創了運用色彩的新方式,也交融傳統手法和獨特取景方式,呈現出專心欣賞表演時的神態;有的面孔動容、有的心不在焉,有些一派沉著的神情顯得格外高深莫測。照明自下往上打亮臉龐,處在半明半暗間的身影暗示著唯一光源來自舞台,同時,每一汪光亮的面容也如同池塘,表層微微蕩漾,映照著眼前上演的音樂劇劇情,水下則藏著觀眾的內心世界,在劇院內另外構成一齣肖像戲碼,戲劇性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在 Henson 的魔法下,畫面層次與色調呈現出畫作般的質地,共創一齣窮盡明暗對照法的精彩好戲,當中滿載細膩光影與棕、金、墨綠幻彩,令人輕易聯想起林布蘭的畫風。
《Paris Opera》不僅將饒富典故的複雜藝術表現得自然輕柔,也可說是一冊描繪臉孔的簡史,尤其凸顯出鏡頭瞄準人們時,臉孔望著鏡頭以外的模樣。「也許書中最關鍵的,就是某張六旬男子在左、屆臨青春期的幼子在右的影像⋯⋯有人說這張體現了《教父》系列電影中的世界,也有人說它象徵著偉大的澳洲小說家 Patrick White 的作品。」一張臉究竟能啟發多少種故事和聯想?「對男子來說,一切了無新意,他飽含智識的臉是一張濃縮文明社會教養的面孔,儘管文質彬彬,卻有一部分受藝術反映及形塑的經驗玷污了──總之,這張臉成熟到明白自己終將一死,但小男孩可不一樣。他嗅了嗅空氣,知道大好生命盡在眼前。」我們都知道置身於劇場意味著收獲喜怒哀樂,而 Henson 從氤氳情緒與慾望中打撈光、打磨顏容上的紋路,以攝影捕獲了巴黎歌劇院難以言喻的精神。
Bill Henson 是虛實之間的影像探索者,挖掘並呈現人們心底的靈魂、自然與文明、孩童與成人,以及男與女的成對組合,也擅長捕捉人性冷漠且疏離的一面。作品深具繪畫性,有時甚至令人想到靜態「活人畫」的演出,並延續了對於浪漫文學與畫作的傳統追尋。身為澳洲最著名的當代攝影藝術家之一,Henson 於 1955 年在墨爾本出生,起先在羅蘭高等教育學院主修視覺藝術設計,儘管未完成學業,但 19 歲便受邀於澳洲維多利亞國家美術館舉辦個展。1990 年為巴黎歌劇院拍攝系列作品,1995 年參加威尼斯雙年展,並多次在紐約古根漢美術館、雪梨新南威爾斯美術館、維也納現代藝術美術館、法國國家圖書館等國際知名美術館展出,作品的深沉與迷濛一如暗夜中的教堂,透出濃郁的繪畫氛圍與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