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90 年代起,德國影像藝術家 Wolfgang Tillmans 一直在探索人類看待世界與社會環境的方式,通過重重的自我批判,Tillmans 在創作過程中總是這樣自問:「我真正看到了什麼?我看到什麼,我真正想看到的又是什麼?照片裡有什麼?」於是他將「觀看」帶往更高的格局,突破可見的界線,他關注人、身體、風景、建築、物品與天文現象,創作揭開多元感知的影像、裝置、動畫與音樂,為事物提出微妙的見解。

「我感興趣的是我們的共同之處,而不是我們的分歧。」觀察人們之間的關係以及和周遭事物的連結向來是 Tillmans 創作的核心,在全人類身處空間重組與媒介變動的時刻,人們存在的形式與攝影的意義也將產生物質性與視覺性變化, Tillmans 不懈地透過影像與其他媒介,實驗出每一次細微變動背後的意涵。

近年來,Tillmans 專注於探討觸覺與視覺、身體與凝視之間的變異關係──無論是通過不同形式的呈現、框架和描述來處理紙張的物質性及其感知,探索不同的墨水與印刷過程;還是對超出肉眼能力的焦點和解析度進行實驗,都讓觀者參與了法國哲學家洪席耶 (Jacques Rancière) 提出的「感性配享 (Le partage du sensible) 」概念,以藝術的美學體制實現自由的觀點。

《Sound is Liquid》伴隨先前於奧地利維也納現代藝術博物館 (mumok) 的同名展覽出版,作為博物館至印刷品的延伸,書中收錄由 Tillmans 創作的圖像、展覽中的攝影文獻,與四篇學術文章,由 George T. Baker、Diedrich Diederichsen、Élisabeth Lebovic i 和 Felicity D. Scott 分別探討了 Tillmans 藝術作品的特定面向。隨書附上展覽小冊。

Wolfgang Tillmans 於 1968 年生於德國,曾於漢堡藝術學院擔任客座教授,且是母校伯恩茅斯藝術大學的名譽院士。他對生活周遭環境有著敏銳的洞察力,生平第一個作品《Lacanau》由影印機放大與複印的各種照片組成,正式購買第一台相機後積極記錄漢堡同志夜生活的熱鬧景致,也因為把作品投稿至《i-D》、《Prinz》等雜誌而逐漸廣為人知。

1994 年旅居美國紐約時發展出以無框裝裱方式呈現作品的風格,隨後與當地認識的同性伴侶 Jochen Klein 一同回到英國生活,翌年出版第一本同名攝影作品集,大多收錄早期拍攝友人的肖像;Klein 因愛滋病併發症離世後,Tillmans 的作品更明顯反映出 LGBTQ 關懷,試圖以照片呼籲大眾重視同性戀、種族歧視等社會議題。Tillmans 為第一位榮獲透納獎的非英國籍藝術家,同時也是哈蘇國際攝影獎得主;2017 年當選為當代藝術學院 (ICA) 的理事會成員,2019 年則獲任主席。

Related it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