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史上永遠不被遺忘的人物,法國紀實攝影大師 Henri Cartier-Bresson(亨利·卡蒂埃-布列松),馬格蘭攝影通訊社創辦人之一,現代新聞攝影之父,其決定性瞬間的攝影理論為後世影響深遠,被譽為「20 世紀的眼睛」。如詩如歌的黑白攝影,帶有無懈可擊的黃金比例構圖,見證橫跨上世紀重大歷史時刻和絕美壯麗的瞬間。

1908 年,布列松出生於法國巴黎的近郊,在不遠的村莊就學。19 歲時進入法國立體主義藝術家 André Lhote 的工作室學習繪畫,培養了他往後對於視覺藝術的基礎素養,隨後前往劍橋大學學習文學和繪畫。少年時期,布列松開始用簡易的快照相機布朗尼(Brownie)探索世界,但他對攝影媒介的認真關注始於 1930 年左右,當他看見 Eugène Atget 和 Man Ray 兩位攝影師的作品時。

1931 年,利用一小筆津貼,布列松前往非洲法屬殖民地象牙海岸旅行,生活在叢林中,用迷你相機記錄了當地經歷。雖然這段旅行最後因患病而終止,只有 7 張照片保存下來,但小型相機的方便性以及記錄瞬間印象的便捷性,引起了他的共鳴,因此隔年他拿到了人生第一台 35 毫米萊卡相機。

這種相機對布列松往後的藝術實踐格外重要。它不僅允許自發性,也保有匿名性,布列松期望成為一個沉默而隱形的見證者,以至於他用黑色膠帶掩蓋相機上的明亮部分,有時他甚至會用手帕隱藏相機。他的萊卡相機——他稱之為筆記本——無論走到哪裡都伴隨著他,並且與他作為畫家的訓練一致,他總是隨身攜帶一個小畫板。對布列松來說,相機具有一種社會意義,而攝影則提供了一種手段,在這日益人造的時代,保存了真實和人性化的世界。

另一方面,他當時也受到匈牙利攝影記者 Martin Munkacsi 的照片《坦噶尼喀湖的三個男孩》(Three Boys at Lake Tanganyika)的啟發。照片中,三位赤裸的非洲男孩奔向浪花之中,捕捉到了一種動態的自由、優雅和純粹性,以及對生命的喜悅。這張照片成為他認真投入攝影的契機。「我突然明白,一張照片可以在瞬間定格永恆。」

自從有了第一台小型相機,布列松正式踏上攝影之路,不過其藝術生涯最早是從電影和紀錄片開始的。1937 年,布列松製作了他的首部紀錄片,拍攝西班牙內戰中的醫療援助,這一時間也標誌著他為報章雜誌拍攝報導作品的起點。他對電影製作的熱情在 1936 至 1939 年間得到進一步拓展,成為法國導演尚·雷諾瓦(Jean Renoir)的助手後,參與製作了《鄉村一日》(Une Partie de campagne)和《遊戲規則》(La Règle du jeu)。作為一位年輕攝影師,電影的經驗給予了他極大啟蒙。他表示,電影教會他選擇表達性的瞬間和有意義的觀點。他對靜態攝影中連續圖像的重視,可以歸因於他對電影的認識。

1940 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加入法國陸軍的布列松被德國人俘虜,在戰俘營中度過 35 個月。經過 3 次的越獄嘗試,他在 1943 年成功逃脫,在孚日山脈附近的一個農田中,重新挖出心愛的萊卡相機,並於次年加入一個法國地下攝影組織,負責記錄德國的佔領和撤退。1945 年,他為美國當局拍攝一部紀錄片《回歸》(Le Retour),描述被釋放的戰俘和驅逐者返回法國的故事。

二戰結束後,有感於戰後世界的傷痕累累、人民心中的複雜情緒,布列松與其他三位新聞攝影師 Robert Capa、George Rodger 和 David Seymour 決定創辦一間攝影經紀公司,馬格蘭攝影通訊社(Magnum Photos)正式誕生。1947 年成立至今,他們一直引領著新聞和紀實攝影的發展,致力於藉由顛覆傳統、打破現狀、重述歷史的影像敘事,紀錄關於世界的文化、故事與人事物。「馬格蘭是一個思想共同體,一種普世的人類特質,一種對世界上正在發生的事情的好奇心與尊重,以及一種將其視覺化的願景。」

在馬格蘭的支持下,布列松更加專注於報導攝影。隨後三年,他在印度、中國、印尼和埃及拍攝。作為一名旅居世界的紀實攝影師,布列松在全球各地不斷漫遊,他的旅行並非迫切性的,而是一種緩慢的移動,根據不同地方的條件而有所調適,花時間讓自己完全融入環境中。這些照片和他隨後於歐洲拍攝的作品,構成了 1952 年至 1956 年間的一系列重要出版品,確立了布列松作為攝影大師的聲譽,而其中最舉世聞名的一本,正是 1952 年的《決定性瞬間》(Images à la sauvette)。

《決定性瞬間》完整涵蓋了布列松對攝影的理解,以及在技術和方法上最全面的陳述,不但改變了攝影史的發展,更進一步將攝影新聞學提升為一種藝術形式。他認為,攝影能夠以極其清晰的瞬間,捕捉到外觀和表象之下的意義,揭示了其所屬事件背後的一切。這些照片絕非誕生於意外,看起來卻充滿偶然。縝密的構圖,將照片中的人事物提煉到極致的程度,成就一幅充滿張力與故事性的永恆畫面。他只使用自然光,堅持不裁切照片,以拍照過程中出乎意料的巧合與頓悟,取代事前規劃和理性構思的結果。

「攝影與繪畫不同,」布列松曾在受訪時說道。「拍攝那一秒是充滿創造力的瞬間,你所建構和表達的是生活本身所賦予給你的,並且你必須憑直覺判斷何時按下快門。按下快門的那一瞬間,便是攝影師所創作的⋯⋯就是那一瞬間!一旦錯過,它將不復存在。」

1955 年,布列松在故鄉法國獲得了獨特殊榮,在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舉辦回顧展,展出 400 幅攝影作品,同年更於羅浮宮舉行個展。布列松的攝影之路引領他遊歷全世界,他尤其關心人類在歷史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長年以相機如實見證。從 1940 年代的印度甘地葬禮、中國政權更替、脫離納粹的法國、印尼獨立,到 1950 年代飽受戰火摧殘的歐洲大陸,1960 年代的古巴、墨西哥和印度,以及美國、埃及、日本、伊朗、巴基斯坦等地,儼然成為全人類的集體記憶。不過除了大時代轉折,他同樣關心被遺忘的渺小人物,如在柏林圍牆邊玩耍的孩童等。「從攝影來看,最微小的東西可能會成為偉大的主題,關於人類的枝微末節也可以成為樂章的主旋律。」

到了 1960 年代末,布列松開始專注製作電影,包括 1969 年的《加州印象》(Impressions of California)和 1971 年的《南方曝光》(Southern Exposures)。他認為,靜態攝影及其在雜誌中的應用,很大程度上正被電視取代。1970 年代,布列松逐漸退出攝影行業,1975 後不再創作攝影作品,相反的,他將晚年歲月投入於繪畫當中。據他所稱,他將自己的相機珍藏在家中,幾乎不再使用。2004 年 8 月 3 日,布列松在法國阿爾卑斯逝世,享壽 96 歲,結束了他豐厚影響力的一生。

「我的熱情從來不在攝影本身,而是為了一種可能性,在忘卻自我的幾分之一秒,因為捕捉到某種主題和形式之美所激盪的情感,那是一種送上眼前之物所喚醒的幾何。」對布列松而言,攝影是一種精神狀態,一種呼吸,一種為世界賦予意義的方式。

Henri Cartier-Bresson攝影書列表

共有 12 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