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84
預訂中,購買後立即進貨
一般需等候約 15 天
- Hardcover with exposed spine
- 496 pages
- 400 illustrations
- 218 × 282 × 47 mm
- ISBN 9781644230657
- 2022
拍下「邊緣人」的美國攝影師 Diane Arbus 毀譽參半,盛名和惡名同樣昭彰的她,在專業學者眼中究竟是什麼樣的人物?她的作品,又能為後世攝影師、研究學者、藝術史學家及藝評人、相關科系學生乃至任何有興趣的讀者帶來何種啟發?在開始動腦或投入討論前,絕不能錯過厚達 496 頁、集結 55 位寫作者心血及藝廊總監的《Diane Arbus Documents》。
Arbus 最出名的作品,莫過於探索、拓展人類與存在意義的銳利影像。她的黑白照顛覆了美學慣例,推翻所有傳統中的理所當然,並因此在美國戰後攝影界裡成為獨樹一幟的關鍵人物;然而,在熱烈的討論盛況之外,各式各樣的意見和批評聲浪,亦持續拍擊著她的題材及取徑──評論家與作家曾用「慘不忍睹」、「不祥」來形容她眼中的世界,有些人卻說它們「令人眼睛一亮」、「真摯」且「富含同理心」。
《Diane Arbus Documents》宛如一冊毅力驚人的剪報本,集結 1967 年至今的報導、評論和散文,闡釋藝評界對 Arbus 的意見演變,由於內容包羅萬象,加上不厭其煩的深究精神,即使借用來理解任何棘手藝術家 / 作品都綽綽有餘。全書有條不紊地分為 11 章,主要關注 Arbus 作品衍生的大型展覽及重要活動,亦探討其創作方法和意圖,透過文本追溯 Arbus 的相關論述之餘,也為她不容仿擬的作品補足脈絡。
書中的珍貴文章由藝術史學家 Max Rosenberg 負責編輯(作者陣容包括 Susan Sontag、Hilton Als、A. D. Coleman、Holland Cotter、Jacob Deschin、Germaine Greer、Hilton Kramer、Arthur Lubow、Janet Malcolm、Francine Prose、Sukhdev Sandhu、Peter Schjeldahl、Adrian Searle、Lynne Tillman、Colm Tóibín 等人),詳細地揭開各界對這位革命性攝影師作品的反應;這些你來我往的批判交流,使書中充滿深入而全面的洞見。作為影響力非凡的藝術家,受誤解纏身的 Arbus 也在本書的文字中,獲得充分的平反和理解。特別的是,長期代理 Arbus 作品的卓納畫廊內容總監 Lucas Zwirner、法蘭柯藝廊創辦人 Jeffrey Fraenkel,也為本書撰寫了序文,而書末更附上加註的參考文獻目錄(引用文獻超過 600 份)及完整的歷年展覽紀錄。
Diane Arbus (1923~ 1971) 生於美國紐約,藉相機徹底改寫了攝影這項藝術的表述方式。Arbus 的著名肖像攝影探索 1960 年代的美國社會邊緣人,包含天體主義者、侏儒、變裝癖、流浪漢、唐氏症患者,甚至是當時仍被少許人視為不祥徵兆的雙胞胎。她的影像穿越了表象,傳達人物的感知與社會脈動,值得人們探討議論。隨著 1960 年中的幾場公開展覽,使得 Diane Arbus 的作品開始被廣泛討論,並成為具有影響力的攝影師。
可惜,Arbus 於 1971 年因嚴重的憂鬱症,最終服用藥物並割腕自殺,結束了 48 年的短暫生命。其後共有《Diane Arbus: An Aperture Monograph》、《Diane Arbus: Magazine Work》、《Diane Arbus: Untitled》、《Diane Arbus: A Chronology》和《Diane Arbus Revelations》等五冊作品出版,至今仍持續加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