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生於東京,為日本戰後的重要攝影家兼評論家。1958年進入東京外國語大學西班牙語學系就讀,期間積極參與60年代日本新左翼的學生運動與政治鬥爭。畢業後旋即進入文藝思潮刊物《現代之眼》擔任編輯,期間以「柚木明」之筆名發表文章,與此同時與劇作家寺山修司、攝影家東松照明相識,並透過東松照明介紹下引發拍照的興趣。

1965-1968年,在東松照明的召集下,中平卓馬參與「攝影百年:日本人攝影表現的歷史」展覽籌備,檢視了大量影像、時間從1840年為始跨越一世紀的攝影圖像,促使中平對「攝影究竟是什麼?」一問進行深入思索,遂與高梨豐、多木浩二、岡田隆彥於1968年創辦攝影雜誌《PROVOKE》,主張攝影並非傳達情報或是解答的媒介,同時以粗劣、搖晃、失焦的強烈手法,顛覆了當時以精準、唯美的主流的攝影美學。

《PROVOKE》僅僅發行三期,1970年3月出版《まずたしからしさの世界をすてろ(先把正確的世界丟棄吧)》之後,便宣告解散。同年,中平卓馬集結過去曾刊載的影像,出版首本攝影集《来たるべき言葉のために(為了該有的語言)》——裡頭飽含詩意、一如浮動火團般的白光和夜景,「就像是以徒手直接捕捉漆黑中蠢動的暴力性一樣……。即使他明白必然發生偏向『自閉』的危險,仍然發揮動物嗅覺般的本能,將他眼前所見的世界體相全面捕捉,並且定著在照片上。」 日本攝影評論家飯澤耕太郎如此評及。

1971年以《サーキュレーション--日付、場所、行為(循環:日期、場所、事件)》實驗計畫參加巴黎青年雙年展,展會期間進行現地拍攝,並在當日將所有照片沖印,陳列於展覽牆面上,呈現「一日限定的現實」,以拒絕單點透視的狹隘視野。1973 年的《なぜ、植物図鑑か(為何是植物圖鑑)》他提出嶄新的質問,攝影的本質是什麼?他檢視過去、推翻自我,同時將大量自身拍攝於 1960 年代的底片燒毀。劃清界線的中平卓馬彷彿重生般,不斷自省與剖析,最終確立他的攝影理念:撇除主觀情緒,僅僅為當下而記錄。

1976年中平卓馬與篠山紀信於《朝日相機》共同連載《決鬥寫真論》,透過文字表述,延續著他的視覺實踐。隔年此文集集結出版,他的精彩論點與主張卻成為絕響,此書發行前夕,中平卓馬因為酒精中毒造成嚴重失憶,喪失能夠精確表達語言的能力,但他卻仍然記得一件事:他是一位與生俱來的攝影師。自此之後每日依舊帶著相機出門拍照,因而被喻為「成為相機的男人」。

1983年出版的《新たなる凝視(新的凝視)》成為其復歸之作,其後《Hysteric Six》(2002)、《Documentary》(2011) 多取材居家附近事物,運用垂直構圖斷開被攝體與世界的橫向關係,以純粹的靜物色彩,維持了一個不具任何主觀意識的視線。

在攝影之路上,中平卓馬宛如解剖刀般銳利又針針見血,不斷叩問影像和語言所陳述的真實性,並隨著時代提出充滿挑釁的觀點;然而一代傳奇終成絕響,中平於2015年9月1日在橫濱逝世。

中平卓馬攝影書列表

共有 32 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