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觀念攝影大師 Thomas Demand 的書中沒有黃金屋,但一扇扇紙窗內赫然可見福島核電場的中控室、吹哨者史諾登藏身的無窗斗室,或惠妮休士頓享用最後一頓晚餐的飯店套房;從連日佔據頭版的國際新聞,到經常被忽略的日常之美,都乘著他手中的幾枚色紙、攝影媒介和製書技藝,言簡意賅地重新活了過來。

《Mundo de Papel》(紙的世界)配合博坦藝術中心 2021 年舉行的同名大型個展出版,堪稱 Demand 有史以來最野心勃勃的作品。以紙製書再自然不過,於是他巧玩這份合理性,運用複雜的紙質機構,把當初藝術中心內懸吊的八座展覽亭化為迷你立體模型,打造出意涵精巧而繁複的限量機關,將現實折疊再折疊,等待一千個有緣人親手重新攤開事件。

視線鑽過封面的鏤空字樣,讀完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Mario Vargas Llosa(馬利歐·巴爾加斯·尤薩)撰寫的引文後,接下來的每一頁都與現實忽近忽遠,不只能動手重建曾經存在西班牙的展場,逆轉 Demand 每次拍照記錄後便毀棄作品的行為,同時藉難得的全知視角,恣意詮釋自己與空間的關係;另一方面,我們似乎也將 Demand 重現的現實「再重現」,無論觀看或參與,都會觸發永無止境的層層現場。最後,別忘了翻到附錄對一對答案,透過展場紀錄照體會實際裝置的尺寸和效果,想像觀點轉換間的體感差異,還有 Demand 縮放世界於股掌間的趣味。

Thomas Demand 以紙為材、以刀為器,從日常物件、室內空間到大型場景,一件件構築生活中看似平凡的經驗片段。1964 年出生於慕尼黑的他,從小就在充滿藝術的環境中成長,就讀藝術學校時開始嘗試雕塑,然而起先以紙為媒材的出發點,其實是因為丟棄方便,但那些用色紙拼貼精心搭建的靜物、立體空間,最後卻創造出既真實又虛幻的敘事空間。從幾何變形的摸索,到為所創造之物賦予意義,當場景落成、拍完照片,Demand 隨即摧毀模型,影像遂成為每場短暫奇觀的唯一見證,也意外地促成另一種「再創造」。如今,他已是當代最有影響力的藝術家之一。

Related it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