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裡,我深刻體悟到,最接近真實的事物,往往最難以察覺。輻射無法透過五感來感知,它帶來的影響與未來的關鍵問題,也無法轉化為具體的現實感。或許,辨認何為真實的困難性,並不只是福島的課題,而是全球共通的現象。」——岩波友紀

曾任新聞攝影師的岩波友紀,在東日本大地震後選擇移居福島,開始拍攝與震災及核電事故相關的影像。映入眼簾的樹林、田野、丘陵與山巒,一片再普通不過的寧靜鄉間風景,卻令岩波產生恐懼。「當我第一次踏入受污染的村莊,眼前什麼都看不見。然而,正因為看不見,恐懼才更強烈。」岩波回憶道。這些無法用肉眼察覺的放射性物質、輻射和後遺症,只有透過測量儀上不斷攀升的數字,才證明它們真實存在;然而,核災造成最深刻的傷害,其實存在於人們的內心。

於是,岩波開始思考——能否能透過影像,讓這片土地的喪失、這種無形的傷害顯現?懷著如此意念,他在十年間持續拍攝福島。本書《Blue Persimmons》(青柿)為岩波的第三本攝影集,亦是他正面直視福島核災的結晶。

此系列作品以風景與人像為主軸,描繪土地與物件所承載的記憶,以及人類生存的本質。濃霧覆蓋著一切,白雪如同輻射般靜靜落下,藤蔓纏繞的廢墟與嶄新的建物並存——序列交錯的畫面,層層逼近拍攝者心中的不安、恐懼與悲痛。《Blue Persimmons》並非試圖給出答案,而是在不斷搖擺與持續凝視中,記錄下這塊土地與人們之間的關係。它承載著痛楚,佇立於一個從未有人經歷過的時間入口。

「即便事故已過去十多年,對立的事物仍舊共存,而兩者或許都是真實的。有人無奈地注視著,選擇封閉內心;有人則懷抱信念,邁步向前。但何者才是正確的?無論過去、現在,或是未來,都無人能夠斷言。然而,福島的土地仍在,人們仍然在此生活。也許,這個無可否認的事實,就是最接近真實的事物。

我不斷自問,在福島拍攝究竟有何意義,但始終找不到答案。對現在的我來說,生活與攝影已成為同義詞,所以我只是持續拍攝,一如持續活著。而福島的人們,只要活著,就能繼續前行。活著,活著。活著,便意味著前進,即使不知道目的地,也不明白其中的意義。這段時間與空間無法逃離,我們只能接受,並迎向降臨的一切。」——摘自《Blue Persimmons》中攝影師自述

岩波友紀,1977 年出生於日本長野縣。2001 年開始從事新聞攝影,拍攝全球新聞事件,報導範圍涵蓋柬埔寨、巴爾幹半島、阿富汗與巴基斯坦等衝突區域。2003 年任職於日本報社攝影部,曾擔任駐東京、仙台、大阪與福島的攝影記者。2015 年,岩波轉為自由攝影師並移居福島縣,主要圍繞東日本大震災與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相關主題進行創作。

本作《Blue Persimmons》於 2020 年獲尤金‧史密斯基金會 (W. Eugene Smith Foundation) 資助而出版,並榮獲 Pictures of the Year International (POYi) 年度攝影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