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內都 (1947~) 出生在日本群馬縣,雖然生於二戰結束後,但她並未因此與戰爭全然無涉,反而從小就懂得循既存的蛛絲馬跡逆推事件;當這項能力結合影像媒介,按快門遂成為間接地接收他人記憶的行為。大學時代參與社運倡議大學改革、抵抗美國勢力,亦抗議社會疏於支持女性,也未給予女性應得的肯定與地位;1976 年發起《百花繚亂》,集結十位年輕女性攝影師共同展出,而展覽的重要意義也一如其動機,果然時隔多年後才終於獲得關注,如今也已被視為日本女權運動史上不可或缺的一幕。

28 歲時自大學退學,用母親婚前舊名「石內都」投入攝影,1979 年憑《APARTMENT》及展覽《Apaato》獲木村伊兵衛獎而嶄露頭角,同年也參與了紐約國際攝影中心聯展《Japan: A Self-Portrait》,從此成為世界各地的展覽常客。石內都的視野富含陰性特質,常聚焦在肉眼不可見之處,以橫須賀街頭隱晦的氣息與味道,連同身體、個人物品與衣料承載的時光與創傷,鉅細靡遺地引出整個日本共同遭遇過的痛楚。2005 年以《母親 2000-2005:未來的印記》代表日本參加威尼斯雙年展;2009 年憑攝影集《廣島》及展覽《廣島 Strings of Time》獲得第 50 屆每日藝術賞,並受邀參加國際攝影中心三年展;2014 年,石內都繼濱谷浩及杉本博司,成為日本史上第三位哈蘇基金會國際攝影獎得主,也以當代攝影大師之姿首開亞洲女性攝影師先河。

回到童年時期,彼時全國最大的美軍基地就在橫須賀,在石內都為進入多摩美術大學而負笈上京前,整體感官與自我意識最浮動、開放也最敏銳之際,都浸泡著軍港都市的肅殺無常。國小時因觀看迪士尼紀錄片《沙漠奇觀》而迷上仙人掌的她,直到現在,仍會拍攝自己種植的仙人掌;另一方面,她也從美軍對當地女性施暴的形式之多元、壓迫之幽微頻密,而察覺帝國及性別角力下的無奈現實。系統性殘酷往往被視為常態,而這種堪稱女性生命縮影的「不合理的常態」,從此貫串石內都摸索與檢視日本近代史的眼光。

28 歲時自設計暨織品學系退學時,經朋友介紹而接觸攝影,對石內都來說,從紡織跨到造像領域並不算突發奇想,畢竟躲在暗房內用化學藥劑沖洗底片時的思考與生產,不啻於將現實染上相紙。由於興趣和逃離慾望同為美國文化的產物,拉力常生於矛盾之處,與其說石內都選擇了橫須賀,不如說這個地方挑中了她,「少女時期在那裡留下的傷疤對我的影響很深遠,其實可以說,橫須賀就是我拍照的原點。」

1976 年重返故地時,除了畫面粗糙模糊且偶爾失焦,石內都幾乎未承襲東松照明、森山大道等曾拍過橫須賀的前輩眼神,而是試著讓已逝的人事物再度現形,以美軍設施廢墟、身披橫須賀刺繡外套的在地人背影、不再有客人上門的酒館外牆,勾勒出外來權力的來去如何白刀進紅刀出,在一整代人的生命中留下永恆的割痕。迂迴、細膩而陰鬱的粗粒子湧出畫面,從宛如飛地的橫須賀橫空躍入蓬勃的東京攝影圈,在依然由男性主宰各領域的 70 年代,石內都不僅是攝影史上的異數,也可謂罕見的社會現象;後來一口氣出版攝影集《Apartment》(1978)、《絕唱・橫須賀故事》(1979)、《Endless Night》(1981),皆不脫戰後籠罩著日本上空的陰影。

走出自身與日本的前半生,自 1980 年代末葉起,石內都日益關心人的身體,透過為期四年的《1∙9∙4∙7》拍下跟自己同年誕生的女子手腳,身體是一塊塊匿名的碑,而她按碑索驥,考察盛裝歲月的影像會是怎樣的容器。拍完了生命與生命之間的關聯,老病死緊接著入題,後續的《Scar》將鏡頭緊貼每寸肌膚上不規則的弛張、凹凸和粗硬,本應平坦順遂的人生遭天災人禍、單純的家務勞動或病魔蹂躪後,在黑白底片上散成一汪又一汪漣漪,彷彿後設地數算時間,舉凡肌膚上的褶、重新堅強起來的疤乃至漬染肉身痕跡的衣服,歷歷在目的一切既傳遞記憶,也證明某個人劫後餘生的力量。

石內都拍陌生人也拍熟人的身體,其中包括將「石內都」之名傳予她的母親。世紀相交那年,母親突然病逝,她原欲藉靜靜與遺物對話來排解喪母之痛,不料反覆凝視著和主人永別的髮梳、拖鞋、唇膏、鞋子時,物是人非的光景輾轉醞釀出理解母親的新角度;也因色彩形同口紅存在的動機,石內都拿起相機近 25 年後,終於徹底進入彩色攝影的世界。2005 年,集結母親遺物和身影的〈Mother's〉系列作,入選為第 51 屆威尼斯雙年展日本館作品,隨著一次次巡迴海內外,無數人的目光逐漸解放了題材;在觀看、擷取、顯影然後被看見的過程中,攝影使石內都亡母先卸下「某某媽媽」的身分,繼而回歸最原始的女性本質,私人題材就此昇華。

曾猶豫是否要公開展示母親私物的石內都,是在收到雙年展邀請後才下定了決心:「媽,我們一起去威尼斯吧!」後來,母親又帶她去了更多地方。延續衣飾與穿戴者的故事,石內都 2007 年受廣島和平紀念館邀請後便年年造訪,直接拍攝原爆受難者生前的衣物首飾;有別於〈Mother's〉明確描繪出母親輪廓,匿名的殘破物件指出更宏大的議題,每一件都未曾沒入歷史,每一天都仍在對觀者說話。廣獲國際好評的〈廣島〉,也於 2013 年獲得日本政府頒發的紫綬褒章。

2012 年,石內都受墨西哥芙烈達・卡蘿故居博物館委託拍攝新發現的卡蘿私人物品——小自藥丸、戒指、化妝品,大至脊椎束衣與義肢——這一次,非拍不可的動力更強烈了:「我想盡力攫住留存至今的記憶。」前後跨越 13 年的〈Mother’s〉、〈廣島〉、〈Frida by Ishiuchi Miyako〉,於 2015 年一集結出版成《Belongings》(2015) 一書。

在深掘記憶、時光與生命的長期創作道路以外,石內都亦出版過若干令人眼睛一亮的小品:《One Days》是一個知名攝影家暫不思索大命題時的平凡風景,從街角花叢、彩虹、流理台上的水果到披戴陽光的貓,顏色純真明亮得出人意表;《Tokyo Bay Blues》將僅刊在《相機每日》上的珍稀彩色攝影少作集結成書,也是少數未經石內都親手沖印的照片;《sa・bo・ten》則拍下令她著迷不已的形形色色仙人掌,面對默然不語的活物,屏息凝視每一寸起伏的視角依舊清晰又熟悉。

2013 年後至今,石內都以展覽活動為主,同名個展接連在日本、台灣、美國、蘇格蘭等國登場;2015 年秋天在 J. 保羅・蓋帝美術館舉行展覽《Ishiuchi Miyako: Postwar Shadows》,由近 200 幅影像和紮實嚴謹的研究交織而成;包括家鄉群馬縣的前橋美術館、橫濱美術館、華盛頓國家藝廊、紐約及舊金山的現代藝術博物館、蓋帝美術館、蘇黎世美術館⋯⋯等世界各地的重要機構,皆典藏了石內都的作品。

石内都攝影書列表

共有 20 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