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度過童年之處的關係往往一言難盡,公認的日本當代攝影大師石內都在 6 歲時,從群馬縣移居至位於東京灣入口的橫須賀,卻從未認同過這座於 1945 年成為美國海軍基地的城市。逃離的渴望日積月累,最終凝聚為強烈的創作欲,激發出她的第一部正式攝影創作——個人情緒濃厚,陰鬱的粗粒子湧出畫面,從宛如飛地(意指在某個國家境內有一塊主權屬於他國的領土)的橫須賀橫空躍入蓬勃的東京攝影圈,在依然由男性主宰各領域的 70 年代氣氛中,石內都不只是攝影史上的異數,也可謂社會上的罕見現象。

就在決定以橫須賀為主題的那瞬間,石內都便奠定藉攝影關注的焦點,端起相機一步步踏向深入探討美軍占領議題的道路,也走入戰後籠罩著日本上空的陰影。如同陰影的存在正暗示著某件人物或遮擋光源,後來,石內都探討「占領」意涵的手法也帶有雙面性質,傷疤、肌膚紋理,或深或淺,歲月留在人體上的痕跡,幽微地影射歷史烙在國家與個體身上的創傷;另一方面,她也曾直接拍出廣島原爆受難者生前的衣物首飾,物是人非,批判與反思的意味再鮮明不過。

《Ishiuchi Miyako: Postwar Shadows》由近 200 幅影像和紮實嚴謹的研究交織而成,於 2015 年秋天伴隨 J. 保羅・蓋帝美術館的同名展覽出版時,獲得《日本研究期刊》盛讚:「很欣慰這位卓越攝影師終於得到應有的關注了。」書中收錄的文章並陳往事與當下,討論前者如何匯聚為石內都的創作源泉,而後者又以何種姿態擔任她最主要的題材,將兩者的作用剖析得十分細膩,與石內都同時看見明、暗面的目光有異曲同工之妙。

石內都於 1947 年出生在日本群馬縣,28 歲時從多摩美術大學紡織學系退學,使用母親婚前舊名「石內都」投入攝影。作為日本戰後一代的攝影師,攝影視角有別於當時由男性主導,以女性的細膩特質聚焦在肉眼看不到的空氣、氣味和時間。因此觀看石內都的照片,有時會產生非常強烈、甚至不適的生理反應,只因那些顯影於薄薄相紙上的畫面,如此真實地穿透了生命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