渺茫的日常光陰,家庭圓缺與歲月交替,完滿或缺憾;這些時而可見時而不可見的光影,流淌於時光之中。攝影師們透過影像紀錄一瞬的情感,儲存著對於生命與自然的緬懷之情,在此凝結。「赤々舎」,彷彿赤紅的光芒,為這些苦澀又或甜蜜的記憶建立起時光通道,藉由編輯成冊的攝影書籍,喚起著曾經消逝的光景,牽起既遙遠又熟悉的記憶痕跡。

位於日本京都的出版社赤々舎,從不先入為主地評斷影像的好與壞,面對影像的第一步,是反覆地提出問題,攝影的本質是什麼?攝影之於世界的連結是什麼?與其出版迎合市場口味的書籍,赤々舎反而期待著更多「未知」的作品到來,它們蘊藏著更多的情感與悸動,其因拍攝者抱持著信念持續拍攝。這些沒有光鮮外殼的作品憑藉隱晦微光所散發的能量,正是創作者不斷探尋世間本質的奧意所致。

在當今社會中,人們不願直視遠方的蒼茫,僅在意眼前的霓虹;而赤々舎總願意劃破重圍,傾聽潛藏於寧靜中的回聲,找出那些在平淡之中的不凡之作。在社長姬野希美的帶領下,赤々舎成為眾多攝影師展翅的重要推手,志賀理江子的《CANARY》、淺田政志的《淺田家》、佐伯慎亮的《挨拶》⋯⋯一幅影像能夠牽起世人的情感,而集結成冊的攝影書,便能建立起通道,跨越不同文化與時空,與世界通連。

作為影像與書之間的必要過程,「編輯」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從影像與影像之間,到一頁與一頁的交疊,依賴著不是技術的優劣抑或品味的好壞;而是不停地思考,透過清澈的心靈看穿混濁俗世,簡明單純,卻需要無比繁冗的過程堆積方能成型。意識的自覺與世界的牽連,各種晦澀的問題從中湧現,輔佐著作品與創作者前往下一個境地,集結成冊的書籍,更為作品釋放無比能量。

被譽為「寫真界之芥川賞」的木村伊兵衛賞,過去更曾一連三屆的獲獎作品全由赤々舎包辦,至今已有7部作品獲獎。2017年藤岡亜彌的新作《川はゆく》,藉由流過廣島市區的七條河流,描繪這座受過核爆的城市今昔,並隱喻著移動的時刻與生死的河流,更同時獲得第43回木村伊兵衛賞與第27回林忠彥賞。

此次展出的書目,包含重要攝影大師:深瀨昌久、東松照明、上田義彦等作品,也呈現新一代攝影師:奧山由之、鈴木育郎、佐伯慎亮等作品;志賀理江子的兩部代表作《CANARY》與《螺旋海岸》,高木こずえ同時獲得木村伊兵衛賞的《MID》與《GROUND》,以及石川竜一已絕版的《絶景のポリフォニー》、《okinawan portraits 2010-2012》⋯⋯,超過40冊出版品,為赤々舎過往十餘年的成就做一概觀呈現。

 


 

日本出版社赤々舎致力於出版攝影書籍,2006年設立於日本京都,2007年遷移至東京。2008年,第33回木村伊兵衛賞,由赤々舎所出版的《I am》(岡田敦著)與《CANARY》(志賀理江子著)共同獲賞,大為拓展知名度。其後第34回、第35回的獲賞作品也皆由赤々舎囊括,成為日本攝影界極具代表性的出版社。2009年,於江東白河開設藝廊。2013年辦公室移至京都下京區,2017年5月遷至中京區現址。

短短數年之間,其出版品獲獎無數,然而這些傑作並非出自大師之手,更多的是初亮相的新銳攝影師。也因此赤々舎被譽為日本攝影界最重要的新人作家發掘推手,憑藉著不凡的編輯能力,為作品一一創造最完美的呈現方式。

創辦人姬野希美並非學習攝影出身,最初畢業於早稻田大學日本文學系,於文學研究科完成博士學位。在學期間曾參與馬場あき子所領導的短歌結社,也曾協助編輯者安田英樹於京都書院出版社擔任編輯助手。1993年移居上海,爾後舊識安田先生於1995年創立美術書出版社青幻舎,姬野希美返國擔任編輯一職。

在青幻舎創辦初期,便製作了佐内正史的驚人首作《生きている》,以及大橋仁生涯重要作品《目のまえのつづき》,姬野希美從製作過程中窺探出一套編輯哲學,更領會了攝影的深奧之處。為了能夠製作更多心之所向的書籍,2006年創辦赤々舎。

文字與影像,看似兩面卻又依存,如何串聯這兩者間的意義?藉由深厚的文學底蘊,優柔創造出有別於當代日本美術出版社的編輯方式。翻閱赤々舎的出版品,時而彷彿輕聲旋律在耳,時而低沉共鳴在心;一頁頁的節奏甦醒著觀者過往心境,反映出世代人們的心靈記憶。

展覽地點

Moom Bookshop

台北市大安區忠孝東路三段251巷8弄16號

MON - SUN 12:00 - 20:00

展出書目